“破茧蝶变”惠民生
——漯河市源汇区改造提升老旧小区侧记
姜科峰 胡文斌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以百城提质和城市双修为重点,围绕“群众满意”做文章,着眼“宜居提质”下功夫,努力推进老旧小区整治工作,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和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硬化美化道路

    提升城市颜值

    源汇区作为老城区,老旧小区众多,基础设施落后、配套不完善等各种问题长期积存,多年居住于此的群众也苦不堪言。

    “当前,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为我们改造老旧小区,改善区域面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源汇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静表示,源汇区坚持“把土填在洼处,哪里落后就改造哪里”的原则,不断加大老旧小区整治力度。

    源汇区专门成立了老旧小区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区长全程参与,全力推动此项工作开展。区委、区政府成立专项督导组,每天对辖区整治工作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限期整改。

    整治过程中,源汇区立足资金有限的情况,分步实施,有条不紊地推进,先从社区周边最差小区入手,以点带面,全面拓展延伸,逐步实现所有老旧小区全面提升改造。坚持“先民生、后提升”的原则,以完善老旧小区硬件设施为切入点,重点解决居民的照明、排水和行路难等民生问题,对辖区老旧小区、楼院进行了路面硬化、下水道疏通、绿化美化、墙体粉刷等综合整治。

    推进社区建设

    丰富居民生活

    走进湘江路的烟厂花园,浓郁的书香氛围扑面而来:无论是书屋、还是亭廊,处处弥漫着文化的气息。

    烟厂花园曾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为彻底改变小区旧貌,源汇区通过广泛走访调研,根据烟厂花园特点,立足书香小区定位,在改善小区公厕、路面等硬件设施基础上,专门新增了智慧书屋、百姓大舞台。精心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传习长廊、晨读长廊、宣传栏,增设了社区好人角,绘制了彩绘文化墙,打造了窗台文化等,满足居民丰富多彩的文化需求,深受居民喜爱。

    群众需求在哪里,改造的着力点就在哪里。为丰富老旧小区内涵,源汇区通过固定展板、墙体广告、宣传橱窗等,不断植入文明因子,在居民中传递文明和谐新风尚。同时,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传递真善美,营造文明向上、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人文环境。

    2018年,源汇区在老旧小区整治中增添公益广告1.2万处,宣传长廊30多处;在小区建设30多个智慧书屋,每个书屋藏书2000册以上,并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极大激发了群众的读书热情,为老旧小区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创新管理模式

    引领素质提升

    老旧小区,不仅要改造提升好,更要管理维护好。怎样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后“容颜”不消?源汇区的做法是,除了专业化物业管理,还打造自主管理新模式。

    老街社区的滨河春天小区,位于漯河商业区、老城区,管理难度大。特别是物业公司撤离后,小区管理陷入瘫痪状态。源汇区创新工作思路,在摸清滨河春天小区的党员情况后,成立了滨河春天楼院党小组,选举产生了党小组长、副组长、委员,完善了小区组织架构。在此基础上,由党小组牵头,推选威望高、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居民、社区工作人员成立了滨河春天小区业主委员会,小区业主委员会全面负责小区管理,谋划小区需要改造的项目。在小区党小组和业主委员会的引领下,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小区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在老旧小区管理中,源汇区还突出四级管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第一级,乡镇、办事处指导,安排部署;第二级,分包点位具体落实;第三级,社区干部打造亮点,开展活动;第四级,物业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做好保洁维护。明确分工,创新了老旧小区的长效管理机制。

当前:B2(2019年04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