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世界第三极上的一支地调尖兵”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工作综述
于曼   古剑平

自然资源厅、地调院领导慰问退休职工

    荣誉概况>>>>

    2011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3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18年获省自然资源厅年度地勘单位业绩信誉考评第一名;地矿局2018年度考核第一名;2018年获得“精神文明优秀共建单位”荣誉称号。截至目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实现了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图幅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余项;国土资源部找矿成果二等奖3项;青海省政府“十五”重大地质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青海省政府地质找矿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青海省政府勘查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被青海省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授予2013年、2014年、2015年度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并先后获得了“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国土资源部‘十一五’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先进集体”“青海省模范集体”“青海省五一劳动奖状”“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知识竞赛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以下简称地调院)组建于1998年,是一支集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遥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岩矿鉴定、科研于一体的全国省级骨干地质调查院,也是目前青海省唯一一支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评估为A级项目承担能力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全院人才密集、生产设备先进、技术手段齐全、成果资料丰富,主要承担中央和地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以及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及技术支撑服务。全院现有在职职工23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6人,博士3人,硕士48人,本科155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人,高级工程师47人,工程师96人,助理工程师38人),拥有多个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甲级勘查资质,设有青海省地质矿产研究所(处级)、区域地质调查矿产研究所、矿产资源所、物化探研究所、卫星遥感中心、地质研究所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生产单位。

    近年来,地调院干部职工紧紧围绕“以优质的地质调查及找矿成果服务于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院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职工生活的富裕”的发展理念,发扬高原“五特别”和地质“三光荣”精神,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并取得了多项喜人成果,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誉为“奋战在世界第三极上的一支地调尖兵”。

道德讲堂

    加强组织建设

    夯实战斗堡垒的根基

    地调院始终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为全院地勘事业科学发展保障的前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理想信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章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增强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目前,院党委设有党支部15个(在职党员支部8个,离退休党员支部7个),其中在职党员100人,离退休党员243人,女党员49人,少数民族党员14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46人,入党积极分子17名,去年吸收新党员3名。2018年初,对2017年度4个先进党支部、17名优秀共产党员以及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为将组织建设的根基夯牢夯实,地调院坚持实行领导干部基层调研制度,院处级干部年内到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3个月,深入不少于2个项目组,针对地质找矿能力建设、地勘工作质量及项目运行、安全生产等开展调研,与基层职工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扎扎实实地蹲基层、干实事、解难事。与此同时,全院上下积极配合区文明委的各项工作,仅在2018年就组织100余名职工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精神文明单位巩固建设活动,并通过院局域网刊登各类稿件167篇,在行业报刊发表各类稿件43篇,院微信公众号发布宣传信息203条,在宣传栏、展板、橱窗等发布信息达数十次。

​野外调研

    注重文化培育

    激发员工共建的热情

    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院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地调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重要作用,借助媒体宣传加大窗口效应,号召干部职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明创建的工作中来。

    为进一步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适时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雷锋月、世界地球日、劳动节、廉政文化周、安全生产月、普法宣传等主题活动,同时,在全院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主题征文、主题摄影作品征集等活动,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地调院还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职工迎新联欢会、庆“三八”女职工爬山比赛、冬季职工运动会、夏季送清凉、安康杯劳动竞赛、职工运动会、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并举办了以“立足岗位作贡献,我为单位添光彩”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为使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质量,地调院还专门完善了健身场所、图书阅览室的设施并投入使用,并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组织志愿者到学校开展“法律援助进校园”活动,组织职工向西宁南山路小学、化隆县德恒隆乡甲加村小学、红星小学捐赠图书。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力的文化培育活动,全院上下树立了团结一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齐心协力推动地调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集体和个人先后获得20多项殊荣:被青海省政府授予“模范集体”光荣称号、获得“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十一五’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全国先进地勘单位”光荣称号;获得“全国学习型组织优秀单位”荣誉称号。2017年,李善平同志荣获全国“最美地质队员”称号;同年5月,陈静同志当选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党代表;同年9月,康继祖同志荣获第十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8年10月,李善平同志获得金罗盘奖。

“三八”节活动    

    促进团结友爱

    构建共圆梦想的纽带

    院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结合在民族地区开展地勘工作和扶贫工作的实际,认真安排部署,要求各项目组和驻村扶贫干部集中开展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夯实少数民族同胞关心、理解、支持地质工作的群众基础,努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积极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为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更好地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来,地调院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以地勘工作服务民族地区为重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迹。同时,组织干部职工为牧民群众运输生活物资,帮助牧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切实维护好地勘队伍与牧户间的友善关系。在“双帮”扶贫工作中,全院累计投入20余万元,用于为困难群众购置棉被、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为对口帮扶的化隆县德恒隆乡捐赠电脑、打印机等。院驻村扶贫干部深入藏族群众中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反映群众意愿,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2018年是海东市化隆县若索村的脱贫之年,为确保若索村顺利脱贫,地调院驻村工作队在省自然资源厅党委、省地矿局党委对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下,在省地调院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脱贫“七项指标”,积极落实德恒隆乡党委的工作安排,稳步推进若索村的脱贫进程。截至2018年12月,全村共完成搬迁148户548人,其中贫困户56户223人,非贫困户92户325人。脱贫攻坚考核验收组认为:若索村搬迁后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村民收入稳步提高,已达到脱贫标准。脱贫攻坚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成效显著。

    在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过程中,院网站及时刊登各类民族团结相关稿件,通过正面宣传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院微信公众号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以新颖直观的图文信息生动地展现了地调院在促进民族团结中所付出的努力;利用宣传栏、橱窗、LED屏、展板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着力宣传青海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基本内涵、思路、意义,促使干部职工增强“五个维护”的自觉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全院干部职工的民族团结意识进一步增强,营造出讲团结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主题实践活动

趣味活动

    提升思想素质

    高举文明新风的旗帜

    地调院坚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组织动员中青年职工以志愿服务的方式积极参与和支持各项文明创建活动,促进职工自觉践行文明礼仪、维护公共秩序、扎实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力求做到有地调院人身影的地方,就有文明新风的旗帜高高飘扬。

    组织志愿宣讲。通过组织志愿宣讲团深入单位和社区,利用知识讲座、主题演讲、座谈问答、实地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等常识,在干部职工中营造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组织志愿者做好 “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的宣传和实施工作,发动各部门依据自身实际打造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并重点针对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顽症陋习采取整治措施,引导职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维护城乡环境。以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西宁为主题,开展“4·14”世界地球日宣传周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志愿者开展“节能减排进社区”“绿手帕行动”“我为环保作贡献”“人人节约一度电”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倡导与组织志愿者参加清洁城乡义务劳动,打扫场馆周边、背街小巷、公共厕所、城乡接合部的卫生死角,共同创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打造品牌活动。以“我为地质事业贡献力量”“我们的节日”等为主题,开展以爱国、诚信、责任、奉献、尊重、团结、合作为重点内容的“爱国歌曲大家唱”“送温暖、献爱心”“手拉手”“平安尕庄小区,维护公共秩序”等品牌活动;在国庆节前夕组织开展“祖国万岁”歌咏活动,并邀请院“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涛作报告;在广大职工中开展“读一本优秀书籍”活动及搞征文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措施,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文化内涵。

当前:B4(2019年04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