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鱼台:民俗博物馆里忆乡愁

    近日,迎着温润舒朗的春风,循着古朴典雅的气息,笔者走进山东省鱼台县罗屯镇随海村民俗博物馆。罗屯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投资80余万元将村内废弃鸡棚改造成面积达700平方米的民俗博物馆,把收集的民间民俗用品收入馆内,完整复原前人生产生活的场景,向观众展示出一幅民间生活画卷。

    进入博物馆,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随海村的概览图和各景点的分布图,通过这些图片可以清晰地看到随海村的整体布局以及村庄全貌,这些老照片与展现随海新貌的图片相互映衬,述说着村庄的美丽变迁。“现在看着这个博物馆整洁气派,展区多样,物品丰富,这里从前是一个废旧鸡棚哩,又乱又脏又臭,村民们都是绕着走。感谢党的政策好,把它翻建成了这样一个古朴典雅的博物馆。”村民张瑞兰骄傲地告诉笔者。

    民俗博物馆共设有两大展厅,其中包含农具、折纸、葫芦、草编、木刻画、根雕等10个展区,现有展品包括红色革命书籍、连环画等红色藏品,还有老式的桌椅、板凳、提盒、织布机、灯具、陶器等1000余件套。来参观的游客李云告诉笔者:“随海村博物馆收集的物品都是接地气的老物件,看着这些物件仿佛能穿越到昨天。”

    此外,博物馆内收藏的柳编、葫芦、木版年画、布贴画、麦秆画、木刻画、蒲制品、手工刺绣等,多侧面反映随海村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情和随海人民的勤劳智慧,生动表现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年轻人了解历史,懂得先辈们创业的艰辛,记住乡愁,留住回忆。

    (据《光明日报》)

当前:B3(2019年04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