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以精神文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赵俊峰

    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统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

    发挥榜样模范作用

    高扬道德旗帜

    目前,全县建成创建宣传街5条、文化宣传长廊12个,制作了以“厚德陕西、德善咸阳”等为内容的大型立柱广告98个,核心价值观平面广告30万平方米,以及各类宣传设施、宣传品共计5.4万件;通过电视、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动态、消息1000多条,营造出了浓厚的创文工作氛围,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全覆盖。

    长武县精心打造“崇德长武·向善长武”道德建设品牌,设立善行义举榜246处,宣传典型人物176名,举办道德讲堂360多场;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咸阳好人”“陕西好人”“中国好人”等推荐评选活动,其中张宽信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葛金茂、李鑫先后荣登“中国好人”榜,巨鹰、李永恒、万晓红荣获了“咸阳好人”荣誉称号;5名学生荣获了咸阳市美德少年荣誉称号,1名学生荣获陕西省美德少年提名奖。2018年9月,85岁的梁增基被评为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梁增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们不要劝,我还能干得动……”从县农技中心退休后,梁增基一直没有停止科研试验,依然每天到试验田奔忙。2014年,他被中共陕西省委评为首届三位“三秦楷模”之一,当选为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并作为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推进文明县城创建

    助力脱贫攻坚

    长武县以“五大创建”为依托,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抓手,努力推动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解决了一大批民生难题,办成了一大批民生实事,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不断增强。

    2018年开春,长武县洪家镇组织邀请该县康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走进该镇姜曹村,依托道德讲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扶志扶智扶技平台开展食用菌、畜牧养殖、农业技术培训。该村贫困户姜西武参加培训后,通过发展食用菌生产顺利脱贫,并带动周边24户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经过努力,2018年4月18日,长武县被列为省级文明县城提名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目前,全县共创建成省、市、县级各类文明单位113个,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已形成城乡联动、全域覆盖、全民参与、梯次递进、结构合理的良好态势。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提高文明程度

    作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长武各地正悄然兴起,“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日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长武县将贫困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与镇(街道)建立的“爱心超市”相关联,贫困户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取得对应的积分,每周三凭积分卡到村或镇上“爱心超市”兑换物品,有力激发了群众的文明意识,提高了农村文明生活程度。目前,全县共有注册志愿者组织56个,注册登记志愿者900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9场次,总时长30000余小时。

    此外,长武县大力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印发倡议书、设立文明旅游提示牌、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交通行”劝导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将文明融入生活;开展了“三个文明”进机关活动,累计举办文明礼仪知识培训23场次,参训人数2793人次,“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在长武大地蔚然成风。

当前:B4(2019年04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