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潭让闽剧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
冯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观看闽剧是福建平潭人常见的娱乐消遣。如今,闽剧走进了校园,更多孩子了解了闽剧、学习了闽剧、爱上了闽剧,感受到了闽剧的魅力。

    艺人进校授课

    孩子苦学闽剧

    近日,来自平潭闽剧艺术研究会的吴苏娟、何彩玉两位老师走进城关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戏曲学习课。

    “手掌朝天,四个手指并拢,左手抓拳……”当日,在城关小学音乐教室,学生们目不转睛,饶有兴趣,仔细聆听,时不时发出感叹声。

    吴苏娟一边指导9名男生的动作,一边对着镜子做示范,先复习小生云手动作,再学习武生拉三膀动作。与此同时,在何彩玉的讲解下,20多名女生也将兰花指、小碎步等动作学得有模有样,连身段、表情都十分到位。

    实际上,这样的课程已经在城关小学开展了三周时间。每到周一下午,就有30多名学生,来到城关小学闽剧社团里上课。除了闽剧的形体动作外,两位老师还会为学生们介绍武旦、小旦、小生、三花等人物角色。

    随着对闽剧的了解加深,同学们对闽剧的喜爱也一点一点累积起来。“一开始提出学闽剧,很多小朋友不了解,没有特别的感觉。”吴苏娟说,“通过闽剧老师手把手地指导后,学生们不仅很感兴趣,还更加认真地学习。”

    开设闽剧社团

    打造特色教育

    为了促进孩子们对闽剧的热爱,近年来,城关小学积极搭建了各种平台,为孩子们创造各种展示的舞台。早在2017年9月,城关小学成立了“海之灵”校园闽剧社团。“由于专业人员缺乏,活动组织断断续续,一度被搁置。”城关小学校长王玫说。

    今年,在平潭教育局德育科艺术专干姚宏艳的牵线搭桥下,平潭社会事业局文体处携手闽剧艺术研究会,把富有浓郁福建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闽剧引进城关小学,并成立了闽剧社团。

    “前期我们对城关小学进行考察,发现城关小学的校长及学生们对闽剧有兴趣,便选择了城关小学作为每周固定的课程学校,并邀请了退休闽剧人来给学生们上课,从而将城关小学建设成具有闽剧特色学校。”平潭社会事业局文体处主任科员林芳说。

    今年3月,闽剧社团在城关小学正式成立,此前吸引了校内100余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但是考虑到场地、人力等问题,经过多轮筛选,从报名者中确定了30余名社团成员。

    自从闽剧社团成立后,学生们对闽剧课程的喜爱程度不断升温。王玫说,在专家们的精心培养和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家乡闽剧文化,充分感受到了闽剧的魅力,从而用传承力量来保护闽剧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培养小传承人

    传播家乡名片

    “平潭的戏曲剧种,主要是词明戏和闽剧。闽剧自清初由平潭水陆提督詹功显自福清引入,迄今已有300多年,曾经也有很辉煌的历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喜欢了解闽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林芳说。

    今年,平潭提出深化扶贫攻坚行动,实施“八大工程”,“特色鲜明滨海旅游工程”就是其一,而保护、传承藤牌操、贝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词明戏、闽剧等地方戏剧被纳入其中。为此,平潭社会事业局将加快步伐,推动地方闽剧的传承和发掘,让传统非遗项目走进更多学校。

    林芳说,闽剧进校园这项活动将长期开展,将城关小学发展为闽剧特色学校,未来还会选择一所乡村学校,让农村孩子传承闽剧文化,放飞艺术梦想,这也是一种艺术扶贫。

    “在平潭教育局积极推动支持下,闽剧文化将推广到全区各所学校,让更多孩子体验到闽剧的独特艺术魅力与价值,让闽剧文化遍地开花。”姚宏艳说。

    为了进一步做好闽剧社团,王玫表示,闽剧对平潭来讲是非常难得的曲艺,需要去传承。“我们会先培养第一批学生,等到成熟后,再一批批培养,在校内形成学习闽剧的氛围,让学生们自发向身边的朋友、家人传播,让更多人接纳乃至喜欢闽剧。”

    

​为闽剧在平潭的发展传承注入新血液


    在历史的长河中,闽剧像一颗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它曾经屡创佳绩,斩获多项大奖,尽领风骚多年,如今这些已成过往云烟,闽剧离平潭人越来越远,有些人甚至不知闽剧为何物了。

    面对变革求新的今天、面对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如何为古老的表演艺术注入创新活力呢?让闽剧进校园,培养青少年闽剧人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

    今年,在平潭教育局、社会事业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下,将闽剧引入城关小学,引入第二课堂。在专业老师的言传身教中,越来越多的孩子感受到闽剧艺术文化的魅力,激发出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此外,闽剧进校园,对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探索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思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也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

    随着闽剧文化推广到全区各所学校,将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小票友”和“小传承人”,为闽剧在平潭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注入新力量。

当前:五版(2019年04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