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揽胜行吟阁
晓蔚

    到了湖北武汉,不能不游东湖;而游东湖,便不能不登行吟阁。行吟阁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秀丽的自然风光蜚声中外,堪称东湖“楚文化”的点睛之作。

    那天,一行人起早疾行前往东湖。登上行吟阁,举目四周,处处皆景,意趣无穷。阁东乃观日出景观的最佳处,彼时,东方渐白,须臾之间,喷薄而出的一轮红日就映红了大半个天空,适才挂着寒意的身体顿感暖意融融。阁外浮云飘动,其山、其水、其影,如一幅尽显江山多娇的画卷,这画卷穿过烟波浩渺的郭郑湖,与错落有致的磨山、南望山、鼓架山景景相连,山水映衬,令人心旷神怡。

    转至阁北,但见横贯东湖的十里长堤似绿色的飘带,将听涛与磨山两个景区相连,湖光阁、二十三孔桥镶嵌其中,光彩夺目;落霞水榭、濒湖画廊、屈原纪念馆点缀在湖畔,四周林木葱郁,亭廊回环。一行人望了好一阵,方收眼挪步继续游览。

    到了阁西,进入我们视角的又是一番景致。东湖大门古朴典雅,金黄色的瓦片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金碧辉煌。翠柳、池杉、香樟皆倒映湖中,湖面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成群的鸥鸟、候鸟在水面上悠闲自在地飞翔,游船在湖中穿梭游弋,其情其景,一派舒适、安祥、欢乐。

    不知不觉间,又身处阁南。眺目望去,别具一格的听涛酒家、听涛轩、沧浪亭被一座荷风桥巧妙地衔接起来。倚阁观湖,那湖面随风起浪,浪花拍岸,游者恍若置身于波涛浩瀚的大海岸边,有观海听涛之绝妙意境。据说,每逢端午节,这里还会举行欢快激烈的龙舟竞渡,场面鼓声震天,呼声雷动,赛者你追我赶,观者莫不心潮逐浪高。

    登阁揽胜,景与情相通相融,情操为之升华,心胸为之开阔,为此行之共识。

    下得阁来,细观行吟阁之外貌。四面环水的行吟阁建于上世纪50年代,阁名取自《楚辞·渔父》中的“行吟泽畔”,由大文豪郭沫若题写。楼阁飞檐三层,上覆翠瓦,雄健俏丽,颇富民族风格。阁前竖有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全身塑像,塑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呈昂首视天、举步欲行之姿,似在对天发问。在屈原塑像之前,我们举首瞻仰、缅怀、思索,更感“屈平辞赋悬日月”。

当前:4版(2019年04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