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三留守”人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数量日益庞大,其生活、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农村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我们应当从最迫切和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入手,重视、关爱“三留守”人员,政府、社会应多方联动,搭建平台,实施切实可行的关爱服务项目,满足“三留守”人员的各项需求,提升“三留守”人员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及时掌握“三留守”人员动态。充分发挥村社干部的作用,经常走访、了解“三留守”人员基本情况和他们的想法、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同时,应借助当前快递行业的优势,建立一个由快递员网络组成的“三留守”人员顺访报警机制,入户掌握“三留守”人员日常生活的重大变化,为相关部门、行业提供服务参考。
多措并举做好相关工作。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建立相对完整的信息库,发挥政府、社会的资源整合作用,积极搭建“走进来、走出去”互动平台,针对性制定和落实关爱服务工作制度;针对留守妇女面临的生活压力重、精神生活匮乏等情况,应动员各级妇女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开展新型职业技能培训,培养留守妇女为“新型职业农民”;针对留守老人主要面临的体弱、孤独等问题,应努力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开设医疗康复、紧急救援等相关绿色通道。
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政府应做好政策统筹和衔接,精准施策。大力推广学校寄宿制,盘活教育资源,解决课余和暑假教育空档期问题;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建好农村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养老院(幸福院),完善留守老人定期巡诊制度;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和产业扶持力度,引导有一定能力的留守妇女和老人,因地制宜发展致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