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兴再浓 也要心中有戒
陈相辉

    最近,一张照片在网络上“火”了。一群大妈爬上一棵开满鲜花的树上合影,旁边竟然还有一个大人正欲将小孩子递上树去。《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以《你拍的照片,真丑!》为题作了报道和批评,广大网友也纷纷谴责这一不文明行为。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这种“大妈上树”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不仅违背社会公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格格不入,须予以制止和摒弃。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奢侈消费转变成为大众化、经常性的消费行为。但是,不守秩序、乱丢垃圾、大声喧哗、乱刻乱划、随意乱爬等不文明旅游现象时常见诸媒体,总有少数人依然我行我素、屡教不改,影响国人形象。

    心中有戒,行才有所止。不文明旅游行为表面看是游意正浓、一时兴起,实质上是头脑里缺少文明旅游这根弦。在道德观念的根上出了问题,才会导致任意乱为、丑相百出。既然是根上有问题,就必须从思想观念层面予以纠正和克服。全社会应当加强文明礼仪和规则意识教育,让每个人都能时刻感到心里有“戒尺”、脑中有“红绿灯”,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文明观念要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行为自觉,还需要从娃娃抓起,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从小培养他们讲文明、讲规矩的好习惯,通过“小手拉大手”,一起争做文明人。同时也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文明旅游相关行为规范,综合采取监督、曝光、罚款等措施严查严管,让不文明行为无处可藏。

    让我们一起绷紧文明旅游这根弦,从我做起,从点滴细节做起,争做社会文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当前:B4(2019年04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