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路口的文明,彰显一座城市的文明;一座城市的文明,体现在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行走在广东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街道可以看到,斑马线前,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路口的行人等候亭内,市民遵循信号灯指示,结伴快行过马路。在惠阳农村,如果忘了戴头盔,可以使用交警提供的免费头盔安全出行……这些斑马线前的“小事”,处处体现着惠阳“路口革命”深入人心,惠阳交警部门多措并举为群众营造良好的文明出行氛围。
市区
“礼让行人”助力文明出行
斑马线是市民的安全线、生命线,也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线。日前,笔者在崇雅中学(初中部)门口、三和医院门口、万汇徕酒店门口看到,斑马线前的路面上,一组“礼让行人”的大字格外醒目。虽然这些路段车流不断,但司机们纷纷自觉停下车等候行人先过。
在淡水街道金惠大道上,当前行的小汽车看到前方的斑马线有行人通过,虽然这里并没有交通指示灯,但司机们依然会提早缓缓停下车辆。
在淡水好宜多路口,人民四路与金惠大道交叉路口,路面上划定的“非机动车等候区”上,有不少电动车车主在这里换道,有效减少了电动车在红绿灯路口随意变道等交通乱象。
“说到文明出行,道路通畅是关键,这几年我们联合有关部门陆续对一些拥堵路段进行拓宽。”惠阳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宣传教育股股长李江海介绍,人民四路从排坊到淡水立交桥路段,拓宽了路面并增设了新的交通设施、优化了信号灯,还增设了摩托车、非机动车专用道。
日前,惠阳交警在人民四路与金惠大道交叉口安装了全市首个行人闯红灯抓拍设备。“抓拍不是目的,牢记安全是第一。”李江海说,行人闯红灯即会被抓拍,抓拍到的照片将在旁边的电子显示屏上曝光,对人们进行警示教育。通过这段时间试行,效果不错,市民文明出行的同时安全也更有保障。
科技抓拍虽能节省警力、提高效率,但现场教育也必不可少。为此,惠阳交警全面上路,对路面上不按车道行驶的非机动车车主、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的车主、横穿马路以及不按交通指示灯通行的行人进行教育。
“安全出行,从我做起。”日前,市民陈先生在微信上发了一条文明出行的视频并附上这8个字,一众朋友留言询问。他不好意思地统一回复:“刚才骑电动车没走对道,被交警叔叔教育了。同志们,别学我!”交警看到他发出这个视频后,再三叮嘱后才让他离开。
农村
免费发放安全头盔 增强群众安全意识
“阿叔,安全头盔怎么没戴啊?安全意识要提高啊!”日前,惠阳交警在良井镇矮光村路口、秋长街道白石村塘井片区路口设置了安全劝导站,通过劝导员开展交通劝导活动,免费发放安全头盔,增强群众文明安全出行意识。
“说到文明安全出行,我们往常的措施大多在城市里,其实城乡接合部、农村这些地方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李江海介绍,例如在农村地区,村民骑摩托车、电动车时不戴头盔,用农用车人物混载现象还较常见。
良井镇矮光村路口是省道与乡道交汇处,车速快,车流量大。日前,惠阳交警联合矮光村委会在矮光村劝导站开展交通劝导活动。民警与劝导员对过往的小汽车、面包车、农用车、摩托车进行安全排查,重点针对面包车超员、农用车违法载人、摩托车骑乘人员不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进行劝阻。特别是通过辖区真实案例以案说法,重点劝导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人员,详细讲解不戴安全头盔的严重性、危害性,并免费赠送安全头盔。
目前,秋长白石村塘井片区路口、良井矮光村路口两个试点路口,劝导员每天不少于4小时在此进行劝导、发放头盔,交警每周两次在此执勤。通过他们耐心讲解及发放安全头盔,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
全市首创
道路交通安全3D主题文化墙
“哇,爸爸,那是小黄人,还有大黄蜂,你能开过去我们一起看看吗?”
驱车途经淡水人民路与北环路交界处,必定会看到一个加油站。在加油站旁边,有一面交通安全3D主题文化墙,醒目的卡通形象、3D立体宣传画吸引了不少大人和孩子驻足观看。这正是前不久,为提升全民交通安全素质,惠阳交警邀请专业人士在此绘制的百米道路交通安全3D主题文化墙,此举在全市尚属首创。
笔者看到,这面墙绘采取精巧的构图、精细的手绘,融入了动漫、电影等元素,借助巧妙的艺术构思、夸张的3D表现手法,呈现出了夺人眼球的视觉效果,将“安全文明、从我做起”的理念展现出来,让广大市民在赏心悦目中提升文明安全出行意识。
“很现代,很壮观,很接地气,过目不忘。”市民蒋小姐为墙绘由衷点赞。她认为,交通安全3D主题文化墙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的文明交通习惯,提高人们的交通法治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