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活动渐入佳境——
阅读逐梦新时代 馥郁书香进万家


社区阅读空间一角

    本报记者  杨文娟  实习记者  李林晅  袁矛

    腹有诗书气自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而全民阅读状况最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已经成为传播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的时代召唤。

    近年来,为推动全民阅读成为新风尚,各地各部门创新阅读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全民阅读水平不断提高,阅读氛围愈发浓厚。

    ● 全民阅读引领社会风尚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4月19日,伴随着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 “书香峨眉·全民阅读”——2019峨眉山市全民阅读活动正式启动。为推进全民阅读,四川省峨眉山市还推出了“漂流图书”基地,供市民免费借阅。

    “一个充盈书香的城市,才是一个富有精神气质的城市,才是一个富有创造活力的城市,才是一个富有文化魅力的城市。”启动仪式上,峨眉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卞茜如是说。

    今年,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这是自2014年“全民阅读”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连续第六次对全民阅读进行倡导。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全国各省区市全民阅读活动初步形成了时间常年化、活动常态化、形式常新化,400余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

    4月20日,2019北京全民阅读暨第九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活动正式启动,为广大市民奉上京味浓郁的书香盛宴。同日,2019年全民阅读暨第十二届重庆读书月启动,将举行371项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以提高重庆市全民阅读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书香重庆建设。

    不少地区还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广泛、更多元的公益阅读服务。去年,四川省成都市推出“城市阅读空间”,将实体书店与公共图书馆相结合,彻底拆掉阅读门槛,增强公共文化的有效供给;宁夏银川启动“城市阅读岛”项目,通过实地考察,陆续在市民大厅、医院、银行、商场、火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置了30个“阅读岛”……在一系列各具特色的阅读活动、政策带动下,人们的阅读热情高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全社会阅读水平和文化素养,全民阅读在中华大地上蔚然成风。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80.8%,保持增长势头。


肖钧和爱人讨论书中故事情节

    ● 书香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在充满古朴气息的小屋中,三三两两的读者翻阅图书,安静地享受着阅读的快乐……这是记者4月1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散花书屋看到的场景。散花书屋面积不大,却很精致,各种类型的书籍将整个小屋塞得满满当当。“一到周末和假期,我都会来这里看书。阅读书籍可以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质。”成都市民张明从书架上拿起一本《大地的阶梯》,细细品味。

    一直以来,“爱读书”是很多成都人身上的一个标签,他们把读书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成都市晋阳社区居民肖钧的家庭便是一个书香之家。肖钧生活的年代图书资源匮乏,能够买到一本书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我曾经为了买一本新华字典,来来回回跑了书店好几趟,还要与许多人‘抢’。”那个时候,为了多看一会儿书,肖钧总是一边吃饭一边看书。退休后,肖钧依然保持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天都会安排3个小时来读书,并经常与同样爱读书的妻子代萍一起交流对书中人物故事的看法。在肖钧的影响下,阅读成为了他们一家人最大的爱好,“虽然两个孩子已经工作,但大家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分享最近的读书心得,阅读把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近年来,全国各省区市、社区广泛开展了“书香家庭”评选活动,涌现出越来越多热爱阅读的“书香之家”。而“书香之家”的涌现得益于各个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民阅读活动的蓬勃开展。

    江西赣州作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着力推动全民阅读,不仅开设了公益共享图书馆,还打造了电子书阅览室。同时举办了经典诵读比赛、公益捐书活动等,让书香不断蔓延。广东佛山连续两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其中一个秘诀便是“佛山人爱读书、爱听讲座”。多年来,佛山通过开办公益讲座、组建阅读联盟、打造小区自助图书馆等方式,调动了市民阅读的积极性,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

    ● 数字阅读开启阅读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就是深入持久地推动全民阅读,让阅读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提升国民素质。近年来,各省区市相继创新方法、创新举措推动全民阅读走向深入,让文化自信更有底气。

    青海注重阅读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持续开展了“书香军营”“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校园”等全民阅读“七进”活动。深圳盐田区开展“书记区长荐书活动”,定期推出“领导干部阅读推荐书目”,让“阅读引领干部群众”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安徽铜陵编发了“书香溢铜都”阅读简报,为全市各级各部门提供阅读服务平台,从而提升全民阅读水平。

    沈阳、郴州等地还创新推出有声图书馆,提升全民阅读力。在有声图书馆,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听书,还可以将喜欢的书进行收藏,离开有声图书馆后,仍然可以在手机上继续听书。“有声阅读是一种极具创意的读书模式,‘听书’是一种享受。”正在读大二的孙诺告诉记者。

    伴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类似有声阅读的数字阅读方式正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全民首选的阅读方式。4月12日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到4.32亿,人均数字阅读量达12.4本,人均单次阅读时长达71.3分钟。而随着5G技术的来临,信息的时空界限将变得模糊,阅读将变得无处不在。

    “数字化阅读深刻影响人们的阅读习惯,它是一种新型出版生产力的体现和实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表示,“随着电子化时代的到来,国民阅读电子书的比率突飞猛进,通过微信阅读的人数首次超过了一半,国民电子阅读平均每天达一小时,真正实现了‘天天读书’的目标。

    其实,不管阅读方式如何变化,全民阅读都是一项普遍而持久的公共事业。让阅读成为每个社会成员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仍然是一件难题。只有持续深化阅读推广,创新全民阅读模式,才能全面提升阅读氛围,让城市充满书香。

当前:A1(2019年04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