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从心开始”
——记成都市高新区石羊街道新南社区党委书记王翔
本报记者 漆世平

王翔和社区居民在一起

    阅读提示:

    他扎根基层20年,将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在为基层百姓谋福利上;他坚持“三勤”“三得”工作理念,是社区居民的“服务员”,更是居民心中的“好书记”;他将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总结成社区发展治理“金句”,成为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宝典”。他就是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石羊街道新南社区党委书记、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成都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成都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成都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王翔,曾被授予“四川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成都市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最贴心社区好书记”等荣誉称号。

 

    “书记好!”4月19日,当记者来到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石羊街道新南社区时,每一位社区居民在见到王翔时,总会热情地问声好。

    “眼睛看到老百姓,心里装着老百姓,感情倾向老百姓”,这是王翔时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今年51岁的王翔,1999年开始在石羊街道工作,先后担任过双河村支部书记、新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等职,2009年起开始担任新南社区党委书记至今。20年来,王翔始终将群众装在心上,事事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及时解决群众诉求,竭力为群众服好务。

    ● 20年扎根基层为百姓谋福利

    “群众工作从心开始!”在王翔心里面,最大的想法就是对老百姓好。20年来,王翔以社区管理和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为基层百姓谋福利。

    在新南社区,居民一直有这样一项福利,家中的灯泡、水龙头等需要更换,只需一个电话或者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便民服务大厅水电维修岗位报备一下情况,即刻就会有专业的水电维修人员上门服务。

    原来,自2009年王翔来到新南社区工作后,便请来专业的水电工人长驻社区,只要社区居民有水电方面的需求,水电工人便会义务上门服务。

    “几乎每天都会帮社区居民处理十来件大、小问题。”负责为社区居民登记维修情况的陈龙刚告诉记者,社区的水电维修工作24小时服务,夜间也有水电工人值班,居民有困难第一时间义务上门服务。

    ● 当好社区居民的“服务员”

    “有困难找社区、找书记。”这是新南社区居民的普遍认识。多年来,王翔坚持以“三勤”“三得”(即腿勤嘴勤手勤、跑得累得受得)为工作理念,只要居民有需求,他都会尽快解决,尽力当好社区居民的“服务员”。

    “提起哪位居民,你要知道他在哪一栋、哪一层、哪一户居住,指出某一户,你要清楚这户有几口人,家庭情况怎么样。”王翔认为这些都是社区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只有充分了解群众的基本情况,才能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好务。

    家住新南社区5栋的先天性脑瘫患者白代鹏,在入住新南社区以前,家人多次带他治疗,疗效甚微,整个家庭长期笼罩在阴霾之下。2009年入住新南社区后,王翔了解到其家庭情况,不仅在政策上积极给予扶持,还经常在生活和情感上给予关怀。

    在王翔的主动关心帮助下,白代鹏被确定为托底援助对象,并办理了残疾证,现每月可获得1000多元保障资金。

    “国家对我好,王叔叔也对我好。”在白代鹏看来,王翔就是一位时常关心鼓励他的亲人。

    20年来,王翔坚持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在记者采访的短短1个半小时内,他接听了7个电话,接待了6名办事人员,从托底援助的落实到工作问题的解决,从电信机箱存在的安全隐患到屋顶花架的维修……每一项都是与社区居民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 “老百姓满意才是硬道理”

    社区基层工作琐碎繁杂,多年来,王翔根据“入住一户、跟踪一户、服务一户、保障一户”的原则,到每一层楼、每一个单元、每一户去实地了解情况,成为社区治理的“钻家”干部。

    值得一提的是,王翔还是一个善于总结的“金句王”。他根据自己的基层工作经验,提炼出了许多社区发展治理“金句”。诸如“说在嘴上,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脑中有政策,心中有群众,脚下有基层”……这些“金句”是他的个人法宝,也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宝典”。

    “从王书记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基层工作方法,认识到了要切切实实地为老百姓服好务。”新南社区党委委员、治保主任白勇与王翔认识近20年了,在他心中王翔一直是一位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书记。

    “四川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成都市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最贴心社区好书记”……20年的基层工作中,王翔收获了不少荣誉,具体有多少,他自己也没细数过。在王翔心中,“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千条理万条理,老百姓满意才是硬道理。

当前:B1(2019年04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