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企业家、晚辈都很有心,每年给我们办晚会。”说起村里的“老人节”,广东东莞高埗护安围村的老人们自豪又兴奋。
7年来,护安围村每年都为村里的老人们办“老人节”“百叟宴”,始终如一的还有村民、乡贤和驻村企业家的慷慨解囊。有声有色的“老人节”“百叟宴”,让孝文化成为护安围村的名片,也是这个村以孝立村暖人心、聚民心的生动注脚。
从老人活动中心投用,到护安围村老人基金会成立,再到越来越多企业、村民主动加入敬老行列,定期看望慰问村里的老人……孝义之风在护安围劲吹,敬老孝老、和谐团结的氛围日益浓厚。
七个春秋扬孝道
“老人节”家喻户晓
如今在护安围村,说起“老人节”,村民们都感慨不已:
“这个活动办了7年,隔壁村都知道,都说羡慕我们村的老人们。”
“很开心,大伙儿都盼着到60岁能参加。”
“这是村里最盛大的聚会了,老人们聚在一起吃饭,还可以兜利是、看大戏,好开心。”
“我们每年都捐一点钱,孝敬老人,表达自己的一点点心意。”
护安围村这一家喻户晓的敬老盛宴,缘于2012年10月11日老人活动中心和广场投用。
“那一天村里举办了投用仪式,邀请村里的老人、村里部分企业和热心乡贤过来欢聚,办了一个晚宴,也是村里首届‘老人节’。”护安围村党工委副书记黎伟烘介绍道,他也是村里老人基金会成立与“老人节”举办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
黎伟烘回忆,晚宴上,村干部、热心村民和企业不约而同提到要为老人多做点事,大家现场踊跃捐款,村里借着这个契机成立了老人基金会。
护安围村党工委书记黎继忠说,当时村干部想着老人们年轻时为村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让他们享受更多发展红利,同时更好地弘扬敬老之风与孝义文化,村里和干部个人都带头为基金会捐款。
这一优良传统,在护安围村延续至今。7年来,村里每年定期举办“老人节”“百叟宴”,截至2018年,已有1800多人次享受到了这一红利。
活动变得家喻户晓,慷慨解囊尽“孝心”的热心村民和企业越来越多,7年来共收到近300人次的80多万元捐款,支持活动的企业从第一年的18家增加到现在的30多家。
各界纷纷表“孝心”
延续传承敬老风
事实上,护安围村的敬老之风早已有之,如每个月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给老人购买意外险,中秋节、春节,村委会和企业都看望慰问老人们……
一个老人中心、一个老人基金会、一场“老人节”,更让护安围村的敬老之风发扬光大并得以传承。
“家里老人80多岁,每年参加‘百叟宴’回来很高兴。”年近五旬的护安围村民黎锡标每年都为“老人节”捐款,“百善孝为先,村里这个敬老爱老的传统活动为后辈做了好榜样,希望一直延续下去,我会一直捐款尽孝心,也为儿女做好榜样。”
村民莫锦堂和叔伯兄弟每年都支持“老人节”,原因也在于“村里风气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自然团结和谐”。
企业在护安围村落户的莫先生,每年赞助村里办“老人节”,他说:“弘扬敬老精神,让老人感受到后辈和社会的关怀,活动很有意义,以后每年都会支持赞助。”
黎继忠还介绍说,主动前来支持赞助活动的村民和外出乡贤越来越多,每年八九月就有热心村民和企业关心“老人节”的筹备事宜,每年“老人节”,村里以“红榜”和现场表彰的形式,感谢各方善者仁翁,希望以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人发扬践行孝义文化。这几年捐款尽孝心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二三十岁刚参加工作的,说明孝义精神正一代代延续传承。
在很多村民看来,村委会以孝立村、关爱老人的义举,不仅温暖了老人的心,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支持活动,凝聚了民心,营造了幸福和谐的氛围。
“以后将以‘老人节’为平台,营造敬老孝老、和谐团结的氛围。”黎继忠表示,护安围村一如既往对老人基金会筹得的善款实行专款专用,定期帮扶慰问老人,发展老人文娱事业,不断提升全村老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孝老爱亲是中华传统美德,护安围村通过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引导风气,让敬老事业得到持续发展,大力弘扬敬老之风的同时,让孝义文化滋养乡风文明,民心空前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