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桂芳)4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成都市城管委召开的果屑箱(桶)减量提升整治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为规范街面果屑箱(桶)设置管理,近期,成都市城管委对“5+2”城区开展了果屑箱(桶)摆放位置调整和减量工作,截至4月15日,共对10119个果屑箱(桶)进行了尝试性调整,其中拆除9001个,优化调整1118个。
据了解,今年1月至3月,成都市城管委环卫处开展了相关调研工作,发现存在空桶率较高、增加污染源、摆放位置不美观等问题。于是先后分两次对“5+2”城区开展了果屑箱(桶)摆放位置调整和减量工作,主要对主公交车站台、干道上的果屑箱(桶)进行了挪位、十字路口的果屑箱(桶)位置和数量进行了调整。通过调整,街面清爽度明显优于未调整之前,污染源明显减少,从源头上促进了垃圾分类与减量。
据成都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果屑箱(桶)设置设计工作将结合成都市实际,以精细化管理城市美学为统揽,以便于投放、引导分类、协调环境、美化生活为基本准则,结合公园城市建设,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经验做法,围绕分类(城市、农村)分片(历史文化片区、商业片区、旅游片区及城市片区)总体思路,凸显地域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