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弘扬“我们一起奔小康”的扶贫志愿服务精神,重庆市渝中区志愿服务组织在结对帮扶深度贫困乡镇中,与秀山县隘口镇、巫溪县红池坝镇和巫溪县天元乡结对帮扶。渝中区针对贫困乡镇实际情况,目前已在3个对口乡镇建起了志愿服务站点,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达25个,已开展活动60余场,为当地居民提供全方位的脱贫帮助。
建立志愿服务站配备专业志愿者
去年12月16日,正是重庆最冷的时候,渝中区文明办组织渝中区阳光520爱心志愿者协会走进秀山县隘口镇平坝村。志愿者们不仅给山区的老人小孩送来冬日御寒衣物,还利用该镇闲置住房建立起了志愿服务站(便民中心)。
志愿服务站内按照“五有”标准(有标识、有制度、有队伍、有项目、有值班),在站点外墙上悬挂志愿服务标识“隘口镇阳光520爱心志愿服务站”。站点内公示志愿者招募培训及项目管理制度,张贴了关于志愿渝中和志愿秀山以及阳光520协会相关信息和微信公众号的海报。志愿服务站内配备了2名专业志愿者,将全天候为村民提供医疗和农业养殖方面的服务。
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达25个
渝中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志愿服务站点,渝中区定时定期开展医疗扶贫、技术扶贫、思想扶贫等多元化志愿服务项目。
针对秀山县隘口镇、巫溪县红池坝镇和巫溪县天元乡实际情况,渝中区制定了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工作方案。比如,针对秀山县隘口镇距离城区较远,医疗环境和设备相对落后的情况,渝中区阳光520爱心志愿者协会提出发动主城区三甲医院组织妇科、内科方面的专家医师到隘口镇开展现场义诊活动作为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在一年的农闲季节,可以开展2至3次较大规模的现场义诊活动。
根据巫溪天元乡的农业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承办精准扶贫志愿服务的渝中区红领巾志愿者协会提出了以经济作物为主,农作物为辅的常态化项目建设。“我们利用社会资源提供相应的种植技术及种子,定期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及讲座。”渝中区红领巾志愿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渝中区前期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已达25个,已开展活动60余场。
“冬日针爱”暖人心
在渝中区大溪沟街道有一支志愿者队伍叫“邢孃孃编织队”,每年入冬之时,“邢孃孃编织队”的志愿者就加入到“冬日针爱”志愿行动中,为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编织御寒衣物。
渝中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寒冬送温暖、优秀贫困大学生帮扶是精准扶贫志愿服务的临时性项目,是对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的补充。在去年底的秀山县隘口镇志愿服务站揭牌活动上,渝中区志愿编织义工们编织的一件件毛衣、围巾、手套等爱心织物被爱心编织队12名代表发放到有需要的老人小孩手中。
为了将帮扶落到实处,渝中区委宣传部还与对口帮扶社会组织签订协议书,对站点建设、活动开展、项目管理等做了详细规定,定期进行验收。同时,成立督查组,组织工作人员通过深入乡村,不定期对各志愿服务站的工作开展进行检查。
(据《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