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客行: 用创业吹响青春的号角

    在当下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投身于文化产业,成为创业大军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群激情昂扬、朝气蓬勃的创业青年中,既有在校追梦人,也有创业新丁,更有行业老将,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用青春夯实自己的道路,用行动追寻自己的理想。

坚持梦想

    话剧已成为紧贴当下百姓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当下较时尚的文化休闲方式,体验式话剧社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追捧。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的罗放,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个话剧社——四川成都萤火虫话剧社表演工坊(以下简称“萤火虫剧社”)。在这里,人们可以当一回舞台上的主角,过一把戏瘾,这种方式吸引了许多话剧爱好者。“我们的核心理念是YES,AND(即‘是的,而且’)。这个理念就是让人们可以开放性地接受外界给予的信息和意见,并且发展新的思路。”罗放说。

    从成立伊始的几十个会员,所有演出需自筹经费,到如今成员400多人并引起了当地一些基金会和相关投资方的关注——9年来,从最初的小试牛刀到开始公演,萤火虫剧社不断壮大。

    对于罗放和他的合伙人而言,在创办萤火虫剧社的背后,他们更关注的是话剧所带来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目前,我们主要做即兴戏剧,未来会向社交演出和培训方面综合发展。”罗放说。

不改初心

    从凝聚童年记忆的木摇马,到蕴藏时光温度的家具,当下,“手作风”正日益繁盛。手作让人们的脚步缓下来,寻找一份丢失已久的趣味,重新拾起对完美细节的孜孜以求,而那些坚持手作的青年,则用心诠释了匠人精神。

    物应设计的创始人黄兆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在大学生创业的潮流中,性格好动、比较爱折腾的黄兆早就开始行动了。

    2012年,还在读大二的黄兆集合了一些同学,创办了一间设计工作室。“最初的想法是做一间设计服务工作室,也有计划自己开发产品,建立自己的品牌,但真正确定要做家居品牌是在一次木工设计课之后,激发了我对木头的极度热情。”黄兆说。

    2014年暑假,物应设计正式上线运营。“传统、新颖”是物应家具给人的第一印象,他们以木为设计对象,创造出一系列宜古宜今的产品。他们的理念与目前流行的现代化生产刚好相反——崇尚手工所带来的感觉,追求精致手工所产生的品质感。欣赏物应设计的作品,会有一种美学上的矛盾感和统一感,那些作品既具有历经沧桑的年代感,又具有年轻大方的气质,这倒是正契合了黄兆的初衷,做“不用追逐潮流的、可让三代人使用的家具”。

    如今,淘宝是物应设计的主要销售渠道,其中销量较好的如花盆架、小书柜等因其性价比高而备受用户的欢迎。“天猫店预计今年会上线,线下实体店也将在6月开业。”黄兆告诉笔者,他的品牌产品主要受众为对生活有追求、不甘平庸的年轻人。同时,他也希望继续完善品牌生态,推出更多有意思有内涵的产品系列。

拒绝平庸

    当“旅游+”成为新潮流,越来越多具有自主创新、创业意识的返乡大学生、农村新青年、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他们带给乡村的不仅是知识和技术,还有理念、经验、资金和市场,旅游创客正在成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015年,“80后”崔硕在河北廊坊广阳区九州镇创办了一家亲子农场,专为2岁到12岁儿童打造自然教育农园,提供户外创意活动、农事体验、主题游览以及餐饮、民宿等。该农场从亲子角度出发,满足亲子客户群体需求,实现了“亲子+教育+乡村旅游”的跨界,自成立以来,共举办4000多场活动,吸引了10万个家庭参与,成为廊坊乡村旅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6年,崔硕开创野趣童年品牌,研发野趣童年自然教育课程体系,利用营地的自然资源开展用地教育,让幼儿自己去感知、思考、发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协作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如今,野趣童年自然教育课程已在全国多地农园实现输出。

    同时,崔硕还把小顾客转化成训练营小队员,打造可持续的经营项目。“让孩子们抛开手机和平板电脑,过一个不插电、有大自然陪伴的童年。”庄络农场打造的户外乡村教育农园,满足了大众回归自然的需求,是亲子乡村旅游的一个有益尝试。

    裴秋菊

当前:A3(2019年05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