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内外兼修” 古韵乡村焕新颜添魅力

    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海北片区,有着这样一个古韵乡村,虽然与热闹的广州仅一江之隔,但这里却没有喧嚣,只有别样的宁静,在朝霞与夕阳映衬下、在榕树和河涌静守中,默默诉说着它的流光岁月。

    它,就是白沙社区。

    古迹石桥流水

    祠堂飘书香

    白沙社区是由麦姓人麦大于南宋年间开村,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800多年的时光,给白沙社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历史财富。漫步在白沙社区古香古色的建筑群中,随处可见保存良好的古老宗祠、屋舍。

    其中,杜氏大宗祠是白沙社区现存最大的祠堂,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杜氏先人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如今我们看到的杜氏大宗祠,当年就是按照学堂规格建造的。抗日战争时期,白沙小学也曾“迁址”到杜氏大宗祠里。

    正是由于对教育的重视,白沙社区还保留了不少古色古香的书社。其中,位于杏花桥街二巷的三堂书院,就始建于清光绪年间。

    三堂书院由清朝一位有名的沈氏将军及约南桥陈、沈、冼三姓人共襄善举资助建成,故取名“三堂”,是白沙社区陈、沈、冼三姓子弟读经诗、知礼义的好地方,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

    流水人家改,杏花不见,空留古桥慰今人。在三堂书院和太子庙不远处,还有座石桥,静静矗立了百年时光,阅尽四书五经、听过朗朗书声、感受过太子庙的香火缭绕——它就是杏花桥。杏花桥横跨南约河涌,桥长10余米,为单孔石桥,桥面由五块白石合并而成。

    杏花桥对于白沙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据桥北侧碑文记载:“咸丰年代为木桥,十一年(1861年)重修,因地处南约,称南桥;光绪三年(1877年)重建为石桥。”

    修道路建公园

    社区大变样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和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工作的推进,以“务本厚德·吾乡白沙”为主题引领,白沙社区内外兼修,更添魅力。2017年6月,兴隆公园重建落成,为白沙社区建设美丽文明村居打响第一炮。其后,随着道路、公园等各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推进,原本就古色古香的白沙社区“颜值”更是大幅提升。

    中心路早已完成电房搬迁工作,路面扩宽至四车道,河涌沿岸还建设了堤坝并完善了绿化景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农耕文化公园,如今成了街坊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此外,大街小巷、村前屋后的“颜值”也纷纷发生了大变化。

    扬文化传美德

    丰富精神内涵

    除了提升硬件“颜值”,白沙社区还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春节期间,开展爱心义卖活动,筹善款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端午期间,龙舟争渡,热闹非凡;私伙局、读书驿站,老幼都有所乐。

    此外,白沙社区还举行了“家庭三亮”道德人物评选活动,树立道德榜样,宣扬美德;志愿者也经常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送去温暖。

    随着乡村振兴和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白沙社区“内外兼修”争取建成“三美一优”的宜居社区,这个800余年的古韵乡村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佛山市文明网)

当前:B2(2019年05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