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岸绿、路畅、街净,交通秩序井然,市民文明礼让……湖北宣恩的美,不止在风景,更在人心。宣恩县自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活动开展以来,始终以提高城市整体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净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文明素质为根本,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参与,让36万土家儿女成为文明创建的主体和受益者。
攥指成拳 共绘城市蓝图
从去年11月起,在宣恩县城人民广场负责清扫的环卫工人刘冬梅的背包就轻了不少。“以前早上出门就要带一大瓶水,现在有直饮水,可以直接喝到热水。”刘冬梅说,以前要自己随身带水杯,夏天出汗多,口渴得厉害,常常一杯不够喝,现在有了直饮水点,每当渴了就过来喝口水,方便不少。
小小直饮水,折射大民生。在宣恩县城广场、公园、人行道公共场所设有三处直饮水设施,常年免费为市民提供经过过滤、净化的常温直饮水和40度的温热水,让市民找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直以来,宣恩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作为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道路变宽了、广场变绿了、环境变美了、人气变旺了……在宣恩人心中,县城正经历着美丽“蝶变”。
上湖塘社区位于贡水河畔,这里县直单位众多。长期以来,各单位划分地块,用围墙隔离开来,周边居民想到河边走一走,还得绕上一大圈。2015年,宣恩县委、县政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在县城各机关大院率先启动“拆围”行动。35家单位88处7.65公里长的围墙进行了拆除。
河滨广场下200多米的通道环境卫生一直是宣恩市民心中的“梗”,2018年5月,宣恩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环境治理工程,着重改善河滨广场原有环境,打通沿河两岸走道,形成新的景观商业街。
新建花坪2460平方米,扩建绿地13640平方米,完成52个单位房顶院落绿化,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13%,绿地率34.62%;新建和清理化粪池74口,新建排污网2500米,排水管网5200米;改建休闲健身场地5531平方米,新增休闲健身场地2600平方米,开放和完善各类球场16个……一组组数据,凝聚宣恩县各个部门对城市建设的用心和投入,全面提升城市的“颜值”。
典型示范 全民素质提升
外修颜值,内修气质。在推进宜居、宜业、宜旅的富美宣恩建设征程中,该县强力提升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围绕“五美”“五好”“十无”创建标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贡乡落地生根。
自2013年以来,宣恩已连续6年开展“宣恩好人·最美人物”“宣恩好人·留守童心”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各阶层、各行业、各年龄段一大批先进人物不断涌现。
85岁的护林员王星阳扎根万寨乡铁厂沟大茅坡义务种树护林,一干就是22年,让一座座茅草丛生的山头变成郁郁葱葱的青山。辛苦栽树,勤勉护树,现在的大茅坡林场成材林木面积已有60多公顷,他被当地人誉为“山神”。 2013年,他被评为“宣恩好人”,并先后获评 “恩施楷模”“感动恩施”年度人物。
在高罗镇九间店村活跃着一群老人,他们用耐心、威望、阅历,将百姓之间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他们被人称为当地的“和事佬”。 2015年,“和事佬”协会被评为“宣恩好人·夕阳红星”。成立至今,这支队伍已由最初3人发展到11人。
椒园镇黄坪村作为2018年当选的宣恩“出彩乡村”,坚持以“村美、人富、文明、和谐”为宗旨,以黄金梨产业作为载体,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组织在村级范围里评选“出彩黄坪人”“好婆媳”,用榜样的力量激发村民向上、向善、向美。
从农村到城市,从学校到社区,从工厂到田间……该县形成了全民深度参与、典型层层带动、全县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也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风尚。
向上向善 文明新风扑面
椒园镇红岩卡村农妇罗美云虽然自己身患乳腺癌,却7年如一日照顾植物人丈夫,孝敬公婆,抚育一双儿女长大成人,用柔弱的身躯扛起全家的希望。去年,罗美云当选为“中国好人”。
盛名加身,罗美云依旧坚守初心,而因她产生的善良效应,在宣恩这座小城悄然发生。
当选为“中国好人”后,罗美云勤劳吃苦、孝老爱亲的精神也感染着村民。只要有小组会和群众会,罗美云都会积极参加,用自己的经历带动身边的贫困群众,激发全村向上向善的好风气。
志愿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员和推动者。在宣恩县各单位、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中,志愿者们纷纷走进社区,义务清扫街道;走进校门,给困难学生送去关怀;走进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带去温暖;走进大街小巷,开展文明宣传活动……这种志愿服务精神,也成为宣恩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闪亮的品牌。
您对业务办理流程是否了解?对窗口服务人员的总体印象是多少分?您认为如何提高群众办事效率……2018年11月起,在宣恩市民之家窗口办理单位出现了这样一张满意度调查问卷,凡是来办理业务的市民都可以进行填写。“我们会定期对这些测评单进行回收归纳,全力提升窗口的服务质量。”宣恩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市民之家通过打造文明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已经成为展示宣恩形象的新名片。
出租车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小窗口。宣恩的哥何义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乐于助人的人,在两年时间内他常常义务接送县城老人周晓妹出行,有时老人半夜生病,他也会义无反顾地将其送至医院就医。在宣恩县城创建4A级开放式景区中,他还常常为乘坐出租车的乘客当起“导游”,获得不少点赞。
文明行动从细节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如今,在宣恩这片文明热土上,个人的“微文明”汇聚为城市的“大文明”,崇德向善在全县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