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志愿服务精神在亲子活动中升华
——重庆市永川区开展“万名亲子志愿行”活动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把家风建设与志愿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创新开展“万名亲子志愿行”活动,面向全区广泛招募万名未成年人及家长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参与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扶贫帮困、助农增收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和美家风吹进千家万户,让志愿服务精神根植每个家庭。

    用好宣传,吸引广泛参与

    注重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开设志愿服务、家风家训专题专栏,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和美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布登载招募信息和活动开展情况;用活网络新兴媒体多元传播,利用新媒体新手段,开展“寻找最美亲子志愿家庭”“万名亲子志愿者传家风”行动,形成全域覆盖、网上网下联动的“新局面”;利用社会媒介营造氛围,利用城区围挡护栏、LED显示屏、公交车车载广告等社会媒介,以道德风尚、“我们的价值观”励志名言为内容,刊播公益广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寓教于乐,开展道德实践

    突出以物感人,具象化、符号化志愿服务与亲子概念,突出亲子元素,设计“亲子志愿文化产品”并免费赠送给亲子志愿者,以增强志愿者的集体荣誉感,统一制作“当雷锋传人 做永川好人”“礼让座位 体现美德”等标识标牌1500余块,大型展架10块,让广大市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加深理解记忆;突出以德润人,注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我和爸妈一起参加志愿服务的收获”征文活动,引导青少年通过社会实践体会付出有收获、明白收获懂感恩,积极倡导亲子间、同学间团结协作;突出以情动人,开展“夸夸我的爸和妈”主题班会、“家教·家风·家训”专题访谈等活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让群众感受文明家风的道德力量。

    创新形式,增强活动实效

    倡导喜闻乐见,突出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三关爱”主题,重点组织亲子志愿者参加文明劝导示范活动、“有序排队我带头·热情让座我带头”文明乘车活动、“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美丽永川·洁净家园 ”环保活动;注重简便易行,建立定点联系、定时开展、定期发布的常态化机制,全区20所学校、10余个职能部门、城区26个社区,坚持每周六集中定点开展活动,定期发布志愿服务信息,社会各界把“万名亲子志愿行”活动向文明旅游、扶贫帮困、助农增收深入拓展;坚持常态长效,区文明办联合区教委、团区委等十余部门,召开会议共同研究部署工作,实现了多方面志愿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

    创新创意是活动生命力的源泉。“万名亲子志愿行”活动从主题策划、内容设置、氛围营造、激励监督等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所有活动把握了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填补了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实践锻炼少的空白,这些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切实为百姓解了难事办了实事,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融合配合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推动“万名亲子志愿行”活动常态化、长效化,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群众的广泛参与。为了增强活动吸引力、影响力,该区将中央、市委部署的专项工作、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各级各部门重点工作进行有效融合,采取打“组合拳”和“整体仗”等方式共同策划、共同开展、共同落实,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共向合力。

    落细落实是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万名亲子志愿行”主题活动注重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坚持知行合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一方面,切实加强统筹协调、统一指挥、统筹实施,确保人人有目标、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另一方面,强化微观指导,确保实施顺利,推动有力。每次活动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工作预案,做到时间、地点、人员、任务、效果“五明确”,抓实每个环节,抓好每个细节,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各项任务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重庆永川区文明办供稿)

当前:B3(2019年05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