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无人机驾驶培训公司就职的李天霆,2015年开始接触无人机,后来成为一名持证无人机驾驶员、教员。从业多年,他执行过许多任务。
一次,警方要对一个隐蔽的犯罪嫌疑窝点采取行动,人工侦查可能面临较大危险。李天霆遥控驾驶无人机协助警方摸查情况。通过无人机拍摄到的资料,警方清晰地掌握了窝点的人数、人员分布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行动方案,一举捣毁该窝点。
测绘领域也是无人机驾驶员施展拳脚的舞台。比如,城市管理部门需要对一片区域的建筑进行测绘,了解城市建筑的增量、减量变化。过去,人工用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做这项工作,可能一天也测绘不完一条街道。无人机驾驶员傅源协助城管部门用无人机航拍作业,再把资料导入电脑进行处理,精确掌握每一处建筑的变化。“一个城区的信息,可能不用一天就采集完了。”傅源说。
以前,人工电力巡线需走山过岭,耗时还容易遇到危险。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职工邱已蔚介绍说,他们于2017年底开始大量利用无人机巡线,在山脚遥控就能完成作业;或用无人机消除高压线缺陷,减少危险的高空带电作业。同样的一段超高压线,以往要安排100人进行人工巡线,使用无人机后只需12人,而且工作时间还缩短到原来的1/3。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机驾驶日渐成为一项颇受追捧的技能,但要从业余“飞手”变成职业无人机驾驶员,得有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飞行执照。目前,我国无人机驾驶员有视距内驾驶员执照、超视距驾驶员执照两种。就像汽车驾驶员考驾照一样,要获得无人机飞行执照也要考试,比如“视距内飞行执照”要考3个科目,分别为理论科目、综合问答、实操飞行。
某无人机驾驶培训公司培训部主任黄玲珍介绍说,2015年,他们公司取得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资质后举办的第一个培训班,就是为警方培训一批无人机持证驾驶员。除此之外,他们有很多学员是来自电力、植保、测绘等行业的。
无人机驾驶员往往“身价”不菲。据李天霆介绍,以摄影、摄像为例,地面拍摄一天费用为700-800元,无人机拍摄可达1500元。无人机植保作业技能相对简单,驾驶员一个月通常也有7000元左右的报酬,效率高的话月收入可超万元。在其他技术含量更高的领域,报酬也会更可观。
但李天霆也表示,报酬虽可观,工作却也挺辛苦。比如无人机植保作业,并不比农民田间作业轻松多少;航拍领域,常要马不停蹄地进行高强度拍摄,拍摄技术、飞行技术都得过硬,才能拍摄到好画面。他认为,无人机只是个工具,驾驶员需要与其他专业技能,如测绘、拍摄等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