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启动新民风建设以来,陕西省白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强基固本的“民心工程”,紧紧围绕“一年初见效,两年大变样,三年成新风”目标,精心谋划、创新施策、梯次推进,在全县上下深耕厚植新民风,为社会发展积蓄了强大精神动能。
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扬新风
两年前,白河县以民风积弊为突破口,开展了“人情送礼、打牌赌博”“两股歪风”专项整治,通过破立兼施、疏堵并举,彻底狠刹不良风气,弘扬了文明节俭的新风。划定纪律“红线”,严肃监督问责,促使党员干部身先垂范;纳入村规民约,强化违约惩戒,广泛宣传倡导,引导群众健康向上;将抵制“两股歪风”与评先争优、扶贫政策享受挂钩,使贫困户远离陋习、勤奋脱贫;融入青少年德育工作,注重习惯养成,以“小手拉大手”助推新民风培育。两年来,全县累计签订抵制“两股歪风”承诺书5万余份,关停棋牌娱乐场所8家,查处涉赌案件73起,治安处罚331人。
同时,该县镇、村坚持“以会治理”,通过建强红白理事会队伍,科学制定制度章程,规范管理运行,做到了红白喜事全程监督、介入引导,促使新事新办在农村蔚然成风。2017年以来,全县红白理事会累计牵头新办简办红白事300余场次。
文明创建:让文明“点亮”生活
涵育新民风,文明创建是精神驱动。白河县按照全域创建、巩固提升思路,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打造了8个新民风示范镇、82个示范村,65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示范点,74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
同时,该县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以村容村貌治理为重点,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乡村绿化美化亮化。两年来,全县累计投资1.8亿元,建成71个“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社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全县共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2000余人,评选“最美家庭”“美丽家园”示范户1300余户,“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实现了由村到户全覆盖。
该县将志愿服务作为弘扬培育新民风的创新载体,鼓励倡导干部群众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将清洁家园、爱心互助等志愿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传播谦和友善之风。2月28日,白河县清风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成为该县以志愿服务助推新民风的成功实践和示范样板。
文化宣教:提振群众精气神
在2019年白河县“三下乡”和扶贫扶志“五项教育”宣讲活动中,“草根宣讲员”柯昌全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他的脱贫攻坚故事,引起了听众的热烈反响。
以群众语言讲政策理论,以身边故事教育身边群众。白河县从各领域精心选拔宣讲人才,高规格组建“水色白河”理论宣讲团,下辖行业骨干、先进模范等宣讲队,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内容,广泛策划开展群众宣讲,让党的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凝聚成风化人的强大力量。2017年来,200余场集中宣讲活动在白河城乡持续上演,“水色白河”宣讲团还被中宣部评为“2018年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白河县依托“理论+”平台,围绕新民风建设、脱贫攻坚等,在理论宣讲中,精心设计穿插民俗展演、有奖竞答等环节,将理论宣讲与文艺熏陶有机融合,形成立体化、趣味性宣教模式,在寓教于乐中启迪群众,引导他们文明向善。近年来,《彩礼风波》《扶贫趣事》等众多民间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厚道家风涵养淳朴民风。该县充分发挥家庭基础教化作用,大力推广“白河黄氏家规”,以黄家大院、张家大院等为重点,建立家规家训教育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广泛开展“优秀家规家训征集评选”等活动,推进家风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白河拍摄的首支家风主题公益片《家风正,方可行远》在省市媒体火热刊播,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