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深化“诚信之城”建设 展老城之诚信气度
安云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内蒙古包头市从政府主导搭建征信信息平台倡导诚信理念,到多部门联合签署《惩戒失信被执行人构建诚信包头合作备忘录》;从常态化开展诚信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百年老店、“包头工匠”的评选,到各行各业示范创建厚培诚信文化、打造诚信示范街、店、市场、诚信主题公园广场……几十年间,包头市坚持用丰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城市内涵,大力弘扬“信誉至上、诚实守义”的老包头精神,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从一点一滴做起 用行动倡导诚信

    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曾经,包头是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繁华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伴随着一座老城的成长,见证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发展历程。

    包头市坚持从党委、政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实际行动倡导“诚信”的价值取向,以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带动全社会的信用建设,不断提升道德诚信的正能量,大力培育和弘扬诚信文化。成立了市长任组长、37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法治诚信创新廉洁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包头市建设诚信政府的指导意见》和《包头市信用体系建设方案》以及一系列征信制度。市金融办牵头不断完善全市征信信息平台,全市27个部门、单位被纳入其中,共征集基础数据百万余条。

    一座城市是否可亲可信,关键看政务。129个事项“最多跑一次”、24个事项“零跑路”、14个事项办理结果在自治区范围内免费包邮,成为自治区首个全事项上网、全流程监管,并开通免费包邮服务的盟市。这也是包头市大力建设诚信政府,释放改革“红利”普惠群众,用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乘法”的一个缩影。

    淬炼诚信包头这张“金名片”

    说起诚信,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刘永成说:“从2012年开始,学校就开发了自己的思政课本,创设了诚信考场、诚信图书借阅、诚信体育用品领用等多个平台,非常成功。”

    “诚心做人、诚信做事”的信念,不仅在学校铸牢,更在各行各业扎稳筑实。以“诚信经营·发展圆梦”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大型国有企业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诚信兴企、诚信做产品理念渗透融入企业生产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条工序,打造“百年老店”目标,涌现出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团队工作室。工商质监行业,以百年老店、中华老字号引领示范,建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5条、示范店98个、示范市场39个、诚信餐饮服务明星120个。医疗卫生保健行业,诚信医院、诚信药房、“拒收红包”创建深入人心,税务、电力、供水、供热、邮政通信等窗口服务行业“文明杯规范化服务竞赛”注入发展活力。

    在推进诚信包头建设中,包头市重点加大了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力度,构建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实施多部门联合信用惩戒机制和“红黑榜”发布制度,累计发布企业红黑榜信息4700余条,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900余人,对出行等强行限制,让失信者无处藏身。

    让诚信成为个人财富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包头市将诚信理念有效嵌入城市建设、城市文化、城市管理、先进典型宣传等方方面面。在稀土高新区诚信广场,诚信故事长廊、诚信“红黑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钟每天吸引众多市民群众驻足观看。广泛开展了诚信道德模范、诚信美德少年、最美一线职工、“包头工匠”等诚信典型评选表彰,涌现出戎鹏强、郑贵友、张学海等一批大国工匠,全国“诚实劳动、诚信经营”的石兰香。推选诚信道德模范44人、诚信美德少年32人,北疆工匠6人,包头工匠101人,最美一线职工30人。

    “让信用有价,守信受益,守信有感。”市、区两级,以及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诚信典型礼遇关怀举措,通过多种形式从政治、社会和生活等层面给予“模范人物”更多肯定。重大节假日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走访慰问“诚信模范”,邀请参加新春团拜会等全市性的活动,聘请担任道德建设监督员、道德风尚评论员,扩大道德示范影响力。全市各大旅游景区免费向“诚信模范”开放,为其免费订阅党报、健康体检、购买人身保险,充分运用各类媒介大力宣传。对全国诚信个体工商户、自治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石兰香、自治区诚实守信美德少年杨慧迪等发放礼遇金……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诚信就是吸引力,是凝聚力,是竞争力,是软实力,是老百姓幸福指数的增长。

当前:B1(2019年05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