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生写论文是个良好开端
刘剑飞

    研究课题,撰写论文,参加答辩,这是大学生才需要完成的毕业任务。这些毕业任务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意识,培养善于写作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辩论能力。这些任务放到小学毕业生身上,也是如此。因此,小学毕业生写论文并完成答辩,有助于他们养成研究问题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是一种有效的辩证教育。

    小学生研究课题,写论文和参加答辩,就是加强辩证教育、培养辩证思维的有效形式。通过这些环节,可以教育和引导小学生树立健康心态,健全自己的认识,继而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对现象给出一定的结论。这样,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缺憾就能够理解,对人际交往中的一些不足或矛盾也能够给予包容,有助于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氛围。这也许就是小学生做研究、写论文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有了这种教育,绝大多数小学生就可以站在辩证的立场去认识问题,对待矛盾和错误,容忍现实中不足。比如,看到有人乱丢垃圾,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批判,而是进行更深刻的分析和解读,意识到公民素养有待提升,意识到社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比如,看到有人沉迷网络,既要看到电子科技带来的便利,也要看到这些便利对健康的危害,继而改变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形成健康的习惯。

    而且,小学生的课题大多围绕现实生活展开,也就是说,大部分论文题目都是身边事儿,是让孩子们够得着、有兴趣去探索的话题,这种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意识,可以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现象,展开深入思考,虽然研究尚不成熟,论文的语言也显得稚嫩,但是,却是一个有意义的开始,对学生的学习与健康成长,无疑有着深刻和积极的意义。

当前:一版(2019年05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