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的女儿小雪,是我们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公婆推崇“女孩富养”,平时总惯着她、宠着她。而我和爱人因为工作原因,陪伴她的时间比较少,心里觉得对女儿有亏欠,所以也事事顺着她。养尊处优惯了的她,活像个骄傲又娇气的小公主,受不得半点委屈。
前几天,幼儿园里要选一名领唱的小朋友,女儿举手报名,结果没被选上。没想到她竟为此事哭闹不止,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劝慰不予理睬不说,还撒气般地把水杯、玩具等物品掷在地上。
我接女儿放学时,老师向我反映了当天的情况,还告诉我,小雪平时也有类似表现。
我听后深感忧虑,赶紧向一名做幼儿心理辅导的老同学请教该如何是好。老同学帮我分析说,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家长对孩子溺爱过度,什么都替孩子张罗好了,导致孩子把他人的关心照顾视作理所当然,把顺境当常态,导致心理脆弱,受不了一丁点挫折。家长要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并给孩子适当地出些“小难题”,鼓励孩子自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才有利于成长。
当晚,我就召集了一次家庭会议,反思我们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动员全家人一起帮助女儿。
第二天早上,像往常一样,女儿衣服没扣好、鞋带没系好就瘫坐在沙发上,等着爷爷奶奶代劳,而这次,我们全家选择了无视。女儿等了半晌,听见我们催促她,才着急地抗议道:“你们为什么不帮我啊?”我回她:“你瞧,爸爸妈妈也在换衣服、鞋子,要不你也来帮帮我们?”“可我是小孩啊!”
“对哦!你还是个三岁的小孩子呢!”我故意逗她道。“我才不是呢!我已经五岁啦!”女儿气鼓鼓地纠正道。“是啊!你已经五岁了,不是事事都要靠家人帮忙的小孩子了!今天不如就试着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吧。”
女儿迟疑了一会儿,开始动手做起来。她一会儿扣错了衣扣,一会儿把鞋带打成个疙瘩,折腾了好一会儿。眼看就快过了出门时间,但全家人还是耐心地等她,只偶尔点拨一两句。终于把鞋带勉强系成一个蝴蝶结后,涨红脸的女儿直起了身,昂着头向我们宣布“我穿好了!”语气中洋溢着自豪。
从那天起,我们会时不时在生活里给女儿制造一些“小难题”,让她自行解决。比如,不再帮她收拾玩具和衣物,要她自己学会归纳整理。女儿开始很不适应,也曾发脾气、掉眼泪,但她发现我们并未因此而迁就她,也就逐渐接受,并在我们的指导下,自行收拾玩具和衣服了。第一次动手整理过后,女儿看着自己恢复整洁的卧室,问我:“妈妈,你看我厉害吗?”“真厉害!”我由衷地赞扬道。女儿开心地笑了,冲我眨眨眼道:“我也觉得自己厉害!”
经过此次教育方式的转变,我意识到,适当的挫折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独立、坚韧的品格,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从而更加自信地应对未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