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伊河路、淮南街、碧云路等路段,一个个造型各异、功能完善的“为民城管志愿服务亭”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一个小小的亭子,把志愿者、路长、群众、辖区公共单位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了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元素。
城市管理如何发挥群众力量参与,让城市主人翁意识深入人心?志愿服务如何找准载体,充分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郑州市二七区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大力推行“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模式,“为民城管志愿服务亭”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探索成果。
一个提档升级的路边办公场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路长们”每天直接到服务亭打卡签到上班,领取工作马甲、劳动工具,实时开展工作,不需要再跑到街道社区打卡签到。同时群众还可以通过服务亭内的服务热线将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极大提高了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效率。
一个汇聚各方力量的志愿者之家。在服务亭里,志愿服务红马甲、红帽子、小红旗等志愿服务工具应有尽有,在每月的城管日、党员活动日和志愿服务日等重要节点,街道、社区联合辖区公共单位、商户在这里集合,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使这里成为一个小的志愿者服务集中点。
一个彰显特色服务的爱心港湾。服务亭内不仅配备有人防应急设备、消防应急设备等设备,还配备了便民医药箱、工具箱、雨天应急雨伞等各类便民物品,并且覆盖了无线网络,成为群众的应急“补给站”。除此之外,服务亭的外观还根据街道特色精心设计,为城市街头增添了别致的景色。
一个功能齐全的志愿服务宣传阵地。服务亭内设的一体机包含有15分钟便民服务圈导视图、办事指南、路长介绍、志愿者招募注册、志愿者活动掠影等各类便民利民信息;创新设置了学习强国板块,向群众进行学习推介;服务亭内公示的“志愿服务先锋岗”对各类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以增强全员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积极性。
去年8月15日,二七区选取辖区建中街街道铁英街作为“为民城管”志愿服务示范街,打造了郑州市首个“为民城管志愿服务亭”,并通过试点运行。截至目前,已建成12个“为民城管志愿服务亭”,累计服务群众26000余人次。
据悉,近年来,郑州市二七区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为民理念、责任明确、加大投入、智慧管理、严管重罚、全民参与”为总要求,以“路长制”为载体,创新推行志愿服务、社区党建、城市管理“三结合”的工作模式,创新搭建“一站一亭一联盟”工作平台。一站:即依托辖区152个社区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对入驻站点的各类志愿服务力量进行整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亭:即搭建“为民城管志愿服务亭”,建立全民参与机制,为群众提供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便捷通道;一联盟:即将路长制纳入契约化共建党建服务项目,发动辖区公共单位、企业商户成为“城市管理+志愿服务”联盟成员,共同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志愿服务工作。
据二七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二七区还将在辖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卓越道路和极致道路实现“为民城管志愿服务亭”全覆盖,为推行“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构筑共建共享共治城市管理新格局增加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