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省咸阳市教育局将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理念带入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推进创建工作常态化,让孩子们在巩固创建成果中提升文明素养。
建立健全五大机制。该局建立健全了“长效包抓机制、活动常态机制、平台搭建机制、品牌提升机制、督导考核机制”等五大机制。实行领导包片、科室包县的责任包抓制度,负责包抓的路段具体分段到人,包抓的社区楼栋具体分配到人;坚持月考核制度,对全市中小学校巩固创建成果的资料实行月报制度,并每月对学校资料报送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落后单位及时整改,确保年终创建巩固资料的质量。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局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活动,渭城区道北小学等学校的楼道文化长廊坚持“年级月主题”制度,小学1—6年级分别确定了6个总主题,按月确定分主题,每班按照年级确定的主题和分主题,建设特色鲜明的墙壁文化长廊,今年已出3期。其它各学校通过召开主题班、团、队会,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黑板报、手抄报,传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等形式,让每位师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全市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率达100%。
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育人氛围。该局要求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面开展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排查整改活动,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到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切实维护校园内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校园,通过建立美德少年榜、校园十星榜和善行义举榜,绘制文化墙、建设文化长廊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学经典、名人名言、校规校训等张贴上墙,实现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机融合。
开展巩固提升创建成果专题教育活动。召开了创建巩固提升主题班会16000余次,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创建永远在路上”的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遵守交规文明出行”专题教育活动,倡导学生礼让“爱心专座”,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不断深化《中小学生守则》学习活动,各中小学校利用班、团、队会,通过国旗下演讲、办黑板报等形式重温《中小学生守则》,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讲究社会公德,不断规范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全面提升文明素养;开展“红领巾志愿者在行动”活动,科学设置志愿服务项目,并选拔优秀的学生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小分队800多个,深入到社区、养老院、居民家庭中开展志愿服务;通报去年被取消省级文明校园资格的学校名单,加强网络动态管理,并召开培训班,确保2019年35%的中小学校、幼儿园达到市级文明校园标准,60%的中小学校、幼儿园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校园标准。
搭建中小学生广泛参与体验的平台。组队参加全省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引导全市中小学生在自觉参与中了解中华文明、喜爱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明;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组建各类兴趣班1万多个,参与国学经典诵读、书法、戏剧等活动小组的学生达50多万人;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抓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一系列“我们的节日”活动;开展了学习宣传“新时代好少年”活动,组织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积极举办了全市第五届校园足球联赛启动仪式;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校“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覆盖面达到100%;安排收集经典诵读、诗词讲解视频共90件,诗词创作270篇,学生篆刻作品180件。
(咸阳市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