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夜读
王南海

    客居山村,天色渐晚,山雨欲来。

    只见一篱笆墙小院,信步而入,小院内石头铺路,更妙的是,石头路的尽头,竟然是一间石屋,窗户里透出暖黄色的灯光。此时,我已经被山风吹得手脚有些凉,刚一推门,暖暖的光就先拥抱了我。

    这是由几间石屋组成的四合小院,房子的主人是一位乡野老者,长长的胡须,满面笑容。见我在门口踟蹰,他便和家人邀请我进来坐。我不禁四顾打量这座石屋,筑房的材料是地地道道的大石块,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地摞放,毫无打磨或雕琢的痕迹。墙壁上挂着蓑衣和斗笠,居住于此的人显然随时都会在田里劳作。目光顺移,我惊喜地发现,在另一面墙壁上,有一排高大的书架,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不少藏书,或诗词,或古籍,或地方史。我的眼睛开始放光,在得到主人的允许后,便目不暇接地浏览起来。

    此时,夕阳渐沉,暮色四合。我第一次知道,石屋夜读原来是这样一种让人陶醉的感觉。我的手中捧着书,那些泛黄的书页上写满了久远的故事。石屋外山风飒飒,可我的心却如此安静,似乎全世界的纷扰都离自己越来越远,我只愿和手中的书无声相对,满心欢喜。

    在我读书时,石屋内似乎听不到一丁点儿声音,四下安静得让人能听到窗外雨落下的声音,那雨“滴答滴答”地落在屋檐上,落在石头墙壁上,落在院子内的水缸里,有越下越大之势。石屋里的灯光暖洋洋的,我似乎正身处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静心聆听书内先贤的教诲。我捧读的是一本地方志,厚厚的书中记载下了这个貌不惊人的山沟里出现过的诸多智者和先贤,他们曾经在这里生活、劳作,用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我一边轻轻地翻动书页,一边禁不住啧啧赞叹。

    石屋夜读,颇有些曼妙的意境。我突然想到,古人是极喜欢挑灯夜读的,更妙的是有红袖添香。人们焚香夜读,品千古佳句,悟世间沧桑,颇有些悠然之境,那光景,该是青灯如豆,暗香浮动吧。如此想来,在这石屋里点上一支香,捧上一本书,也是一种别样的风致。此时,哪管什么窗外山雨倾盆,一切都化为读书之乐了。

    老者见我爱书,说:“我老农一生最爱两件事,耕与读。晴天耕作,雨天读书,自有风雅。在这大雨突至的初夏凉夜,读书更是妙极。”这位老者出言不俗,与我相见甚欢,我们对着一部书作侃侃而谈。

    当主人家做好了晚饭,老者引用白居易的诗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欣然点头。在这样别致的石屋里,在这样别致的相遇中,哪有不共饮的道理。

    那一夜,我读书一直读到了深夜,不知道窗外的雨是几时停的,只知道我的心安宁如镜,书中的话字字如玑……

当前:4版(2019年05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