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全国首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寻找——
温暖社区的幸福密钥
本报记者 漆世平  实习记者 李尚维

    新闻提示:

    1988年成立义务包户服务小组,1989年成立全国首个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30多年来,志愿服务精神在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朝阳里社区薪火传承、生生不息。志愿者们用友爱传递友善,用互助汇聚力量,用奉献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走出了一条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创新之路。2009年3月,新兴街被民政部认定为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2014年,朝阳里社区志愿者群体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授予“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2019年,朝阳里社区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今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兴街道朝阳里社区考察调研,和志愿者代表亲切交流并作出重要指示:“志愿者是现代化管理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整个社会上培养的这种爱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最核心的东西,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

 

社区文化乐民志愿者入户为“老雷锋”王萍朗诵诗歌

 

    5月15日,记者一行来到津河畔的朝阳里社区,“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石碑矗立在居民活动广场上,似乎在向记者述说着朝阳里社区的温暖故事。

    “老雷锋”的大爱情怀

    在朝阳里社区,有这样一群“老雷锋”,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为社会奉献着光和热。

    “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1988年,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创立之初,张福臣和老伴黄秀珍就一起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正式成为志愿者。张福臣今年92岁了,作为一名有着62年党龄的老党员,31年来,他一直尽己所能地奔跑在爱与温情的路上。

    “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刚刚创立之时,缺少活动经费,我就蹬着自行车,跑针织厂、跑大胡同,批发一些日用生活用品来售卖,再将售卖所得的资金补贴到志愿活动的经费中去。”张福臣告诉记者。

    扶危济困、社区治安巡逻、捡脏护绿……31年来,社区的每个角落都有张福臣忙碌的身影。在张福臣和老伴的带领下,他们的三个儿子都成为了社区志愿者,孙子、孙女、外孙也陆续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爱心,在这个平凡而有爱的大家庭里延续着、传递着。

    “战争年代为人民而战,和平年代为人民服务。”与张福臣一样,家住朝阳里社区中环公寓的王萍也是一名志愿者。在王萍家中,这位90岁的老人跟记者聊起了她的故事。

    1941年春天,出生在山东省沂南县的王萍刚满12岁。“在日军扫荡时,我与母亲走散了,一直流浪在外,后被八路军第115师收留,从此跟随部队转战多地,成长为一名战士。”回忆起那时的峥嵘岁月,王萍至今记忆犹新。

    2001年,王萍来到朝阳里社区,在这里,她见到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的成员每个礼拜都在社区里义务巡逻、捡脏护绿……“我觉得这个事儿挺好,我想加入,为人民做一些公益事儿。”于是,王萍成为了社区里的一名志愿者。

    成为志愿者后,贫困家庭的出身与早年的从军经历,使得王萍对困难群体倍加关注,生活并不宽裕的她十分热心公益事业,每当社区有捐款活动时她都积极参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身边的人。”王萍说。

    像张福臣、王萍一样,在朝阳里社区还有很多老志愿者。离岗不离党,永远为党忠实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王文源;生前做志愿者,身后捐献遗体,将志愿服务精神做到极致的董光义……他们秉持着大爱情怀,在新时代身体力行地践行雷锋精神。

 

青年志愿者入户慰问“老雷锋”张福臣

 

    为送温暖的人送温暖

    朝阳里社区里的“老雷锋”让人钦佩。为了让这些“老雷锋”晚年生活更加幸福,为了让志愿服务精神得以延续,朝阳里社区开展了“为送温暖的人送温暖”关爱“老雷锋”活动,为“老雷锋”建立了基本情况名册,把他们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主要需求、特殊困难等登记入册,及时开展服务,并为“老雷锋”办理了政府埋单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家政服务、卫生保洁、陪同就医、医疗咨询等在内的生活服务,让老志愿者在无私奉献的同时,感受社会的温暖和敬意。

    柴志华是朝阳里社区的一名“老雷锋”,也是一名有着6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自2000年自愿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以来,19年来,他积极投身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单亲困难家庭的孩子学习没有桌子,他立刻将自家的八仙桌送去;社区里的黑板报,他一直义务在写;遇到比他年长的老人,他时常义务送菜、送米、送面……在社区,人们总能看到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身影,大家都说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对居民有益的善事、好事要千方百计地做好,对损害居民利益的事坚决不做。”这是83岁的柴志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现在柴志华因病导致行动不便,和平区民政局和新兴街道的相关负责人经常在节假日或者他生日时来看望他,社区也经常组织志愿者为其提供上门服务。“有时为我送来粽子、月饼、元宵,有时专程带上表演装备到家里为我表演节目,有时从楼下路过便上来陪我聊会儿天……”柴志华从青年志愿者这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关爱,更是一种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承。

    在关爱“老雷锋”活动中,朝阳里社区还向每位“老雷锋”发放了《亲情卡》,及时为他们提供便捷服务;专门为“老雷锋”建立了“银发聊天角”,为其提供精神慰籍服务等;在春节、七一、中秋等重要节日,进行入户慰问、陪伴聊天,并为其打扫卫生,特别是不忘关爱“老雷锋”的家属,感谢他们为社区付出的点点滴滴。

    除了关爱“老雷锋”,朝阳里社区还建立了许多表彰激励回馈制度,在社区营造了“争当志愿者、尊重志愿者、关爱志愿者”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人人当志愿者、一家人当志愿者”的良性循环。

    “定制化”志愿服务为居民幸福生活加码

    1988年4月,新兴街道办事处开展了“万户居民问卷调查”,重点了解居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和参加为民服务的意愿。根据调查结果,同年10月,朝阳里党支部号召居委会的6名成员和居民中的7名积极分子组成了服务小组,为生活在朝阳里的13户困难家庭提供义务包户服务,这个13人的服务小组,成为我国最早的社区志愿服务团队雏形。

    “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令我们倍感振奋,我们也会牢记嘱托,深化志愿服务工作。”朝阳里社区党委书记苗苗告诉记者,朝阳里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区管理,志愿者队伍由最初13人的义务包户服务小组发展到目前注册志愿者3217人,志愿服务团队10余支。

    时代在变迁,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也在不断“升级换代”。“最开始的时候,志愿服务内容以‘送煤、送菜、送炉具’(‘老三送’)为主。”苗苗介绍道,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需求的不断变化,服务内容逐渐从满足生活需求向提高生活品质转变,发展为90年代中后期的“送岗位、送知识、送健康”(“新三送”),再升级为现在的“送理念、送方式、送渠道”。

    与此同时,志愿服务形式也不断创新丰富,从最初包户服务发展衍生出单向、双向、楼院挂牌、协同包户等多种形式,形成“三送”“三认四百双结对”“三关爱”“扶危济困”等特色品牌项目,让受益对象从困难家庭扩大到全体居民和周边群众,成为服务社区的普惠活动。

    朝阳里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能由小到大、群众广泛参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符合社会需要、契合居民需求。每年,朝阳里社区都会开展“万户居民问卷调查”,在充分了解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将其融合在志愿服务活动之中,居民需要什么,就为他们送去什么,提供“定制化”服务。

    朝阳里社区的志愿服务,如同一块极具吸引力的“磁石”,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引领作用,许多单位和个人不仅在这里学习志愿服务精神,而且纷纷用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朝阳里社区将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相融合,积极响应天津市正在实施的全域创建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宣传贯彻落实《天津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条例》和《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残疾人之家、快乐营地等阵地,广泛开展“牢记总书记嘱托,志愿服务薪火相传”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传播“好声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居民提供精致化、精细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苗苗表示。

当前:A1(2019年06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