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牵手,要增色不要减分
邵岭

    前段时间,电视剧《都挺好》让剧中作为背景音乐出现的苏州评弹圈了一波粉。将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大众流行文化产品,甚至把传统文化视作大众流行文化中的关键看点,是这两年里越来越突出的文化现象。除了影视剧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用之外,古诗、文物、戏曲等也都频频亮相综艺节目,抖音上甚至出现了以文物卖萌为看点的爆款,主打国风的游戏与动漫作品也不在少数。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流行文化的传播效应,无疑将大大助益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但也正因为如此,在呈现相关内容时做到恰当和准确,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第一次接触留下的印象,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受众对于一种文艺样式的接受程度。

    比起此前一些以宋代为背景的古装剧中出现评弹,或者清宫剧把《贵妃醉酒》误作昆曲唱段等明显的错误,《都挺好》在评弹元素的使用上已经明显走心了很多,但仍然出现了不同声音。这说明,大众对传统文化在流行语境下是否被恰当运用与呈现,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奇观式的惊鸿一瞥。这也是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跨界日益深入之后面临的新挑战。

    如何使得二者持续地彼此增色而不是互相减分?

    流行文化这一方,需要增加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尊重、理解与认同,并且邀请专业人士来把关。在这方面,网络游戏《天涯明月刀》与上海京剧院合作的最新主题版本《曲韵芳华》做出了很好的尝试。该主题版本由国家一级演员严庆谷担任艺术顾问,率团队参与内容的讨论,为唱段和动作抓取提供演员的真人表演,并在服装设计方面提出专业意见。

    传统文化的从业者更需要向前一步,主动参与到跨界传播的各个环节。以戏曲界为例,这些年里,已经有艺术家领风气之先,积极向外拓展戏曲的朋友圈,但与此同时,批评声总是不绝于耳,认为传统文化不该被通俗化流行化。事实上,时至今日,业界应该就这一点达成共识:与大众流行文化的结合,有助于将传统文化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对接,从而化解大众因以往的刻板印象对其产生的疏离感——这是传统文化能够活在当下并获得持久生命力的重要基础。

    跨界的双方都需要为此努力,相向而行。

当前:A3(2019年06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