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桂芳)经过两个多月的周密救治与精心护理,今年清明节期间在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获得救护的野外大熊猫于6月15日在原救护地被顺利放归。
据介绍,这只大熊猫是在今年4月5日下山时被村民发现,当地相关单位经过两天观察并确认其生病后实施救护。据了解,当地村民发现大熊猫下山到山脚人类生产活动区域徘徊后,立即报告了乡政府、县林草局和勿角自然保护区。有关单位立即安排人员24小时看护、观察,并逐级报告州、省林草局,同时为大熊猫提供了干净的水和竹子。
得到大熊猫救护信息后,四川省林草局、阿坝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密切关心。州林草局主管领导第一时间到一线协调救护工作,省林草局密切关注救护进程。根据现场观察大熊猫状况和大熊猫救护规程有关规定,经省、州、县三级林草主管部门会商,4月6日下午,省林草局指派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前往现场参与救护。熊猫基地得到通知后,立即启动大熊猫救护预案,组织由2名兽医和1名饲养员组成的野外救护专家小组连夜赶赴救护地,参与救护工作。
由于当地治疗条件有限,不能满足进一步检查与治疗的需要。经协商并获批准后,4月7日下午,救护专家组将该大熊猫转往都江堰罗家沟野外救护中心。4月8日上午,大熊猫转运至罗家沟野外救护中心。通过救护专家小组两个多月的精心救治和护理,大熊猫采食量及精神状况逐渐好转,每日粪便量由最初的极少量增加到每日10kg以上,体重由救治时的75公斤增加到目前的85公斤,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为确保该大熊猫科学、安全回归野外。近期,四川省林草局专题组织召开了该大熊猫健康评估及安置意见专家论证会。经现场质询和充分讨论后,专家一致认为:目前该大熊猫健康状况恢复良好,救护时间较短,其野性强且刚成年,具备放归野外的条件,建议将该大熊猫于近期在原生地放归。
6月15日10时,当放归笼舍门一打开,大熊猫缓缓走出笼舍,不一会儿,便消失在丛林之间。九寨沟野外救助大熊猫的顺利放归,是四川省野生保护动物野外种群保护工作有序推进的成功典范,也是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工作取得的实效,以及社会各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增强的有力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