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卑微的生命站起来
——读《史铁生传》
张军霞

    从读《我与地坛》开始,我一直喜欢史铁生的作品。在人生最美好的年龄,史铁生的余生却只能在轮椅上度过,这惨痛的事实让他经常陷入一种绝望,于是,他每天都会一个人躲到地坛思考生死的问题。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确实是史铁生的幸运,而我被他的文字所深深吸引,仿佛这本书也是我生命中的“地坛”,可以让我在阅读时从嘈杂喧嚣的世界,退守到安静的一隅,让曾经躁动不安的灵魂得到安抚。作为史铁生的铁杆粉丝,我一直追着史铁生的书读了又读,直到作家去世后,一本《史铁生传》摆上我的案头,此书的作者赵泽华是一位编辑兼作家,也是史铁生的挚友,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身份和视角,她的文字更能诠释出史铁生独特的文字魅力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患病之后,史铁生在最初的日子里曾经“终日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心里先是完全的空白,随后由着一个死字去填满。”彼时,他那颗鲜活跳跃的心被囚禁在身体的炼狱中一筹莫展,生和死都在一念之间。有一天,主治医生来了,她理解史铁生此时的心情,她这样劝他:“想开一点,还是看看书吧,人活一天就不能白活,我在医院工作了这么多年,看到的不幸多得不计其数……你不能一辈子这样躺着,将来有一天,你会后悔这段时光白白地过去了,那多浪费啊。”这位医生的话让史铁生受用终生,从此,他不再因为生病而虚度时光,读书和写作,充实了他的生活。

    史铁生出院之后,曾在一个街道生产组的老屋里度过了从23岁到30岁的宝贵光阴,每天的工作是在一些仿古的农具上画些花鸟鱼虫,老屋里的时光昏暗而且无聊。就在史铁生每天摇着轮椅去上班的路上,还曾经历过一次屈辱事件。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好友孙立站在史铁生家门口等他回来,他每天下班时虽然十分疲惫,却总是安详从容,但是这一次,他回来得很迟,而且使劲摇着轮椅,几乎把所有的力量都用了出来,表情严肃而愤怒。原来他在下班的路上,遇到了几个小混混,他们无端地围住他,用最难听的话辱骂他,用自行车绕着他的轮椅拦截他,欺辱他……事实上,史铁生必须终生面对类似的不被尊重的事件,正是由于他的深刻思想,中国文坛上才多了一位以思考为己任的作家,而不是一位只会发泄负面情感的破坏者和悲观主义者。让史铁生进行更多思考的,不是怨愤难平的社会现象,而是生死、尊严和平等的问题,于是,他写下这样的文字:“当我们忘记了残疾,就是说我们自己内心先不受那残疾的摆布,那时,平等便悄然而至,不用怎么喊它,它自然就要光临。”

    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史铁生无疑是最具爱的情怀和能力的作家,他像一颗夜幕里的星星,虽然微小又微小,但其迷人的光泽,已使昏暗之夜显得更加无色。”读懂史铁生的文字和人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他像一位无言的人生导师,让我们透过外观世界的卑微生命,内省自身的得失之心,从而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让余生活得更加从容充实。


当前:四版(2019年06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