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自从迷上了汉字听写大赛,每到节目时间,都会聚精会神地收看,还备好纸笔,邀我和她一起试写。刚开始,我颇有自信,可几轮下来就红了脸:作为一个读过那么多年书的大人,一些比较生僻的字词写不出来也就罢了,可面对很多常用的字词却也会“卡壳儿”,那些字词仿佛就浮动在眼前,临下笔时却踪影难觅。反倒是上初中的女儿轻松地写对了不少。
这让一向在女儿面前自我感觉良好的我颇为尴尬。女儿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眨着眼说:“妈妈,这不怪你。我现在每天都用笔写字,自然比较熟悉。而你们大人整天用电脑、手机打字,很少用笔,当然会手生了。”可不是嘛,我都记不起有多久没有提笔写字了。
“你既然天天写字,这个节目还是写字,你为什么还这么爱看?”我开玩笑地问女儿,“我喜欢汉字啊!”女儿脱口而出,她微微眯起眼,轻轻说:“妈妈,你还记得吗?我小时候,你常常给我讲汉字,我听得入了迷,一个个部首、结构,你讲得多生动啊!”女儿动情地回忆道:“瞧,这是人的手,这是鸟的足,还有那神奇的‘走之底’,就像个调皮的滑轮车,让那些字一下子就变得飘逸起来。还有一些汉字,简直就是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听着女儿的话,我宛若步入了美丽的汉字花园,与她一同沉醉于各种奇思妙想。
“妈妈,你不是说小时候练过字吗?我决定了,从明天起,我也要练字!”女儿的话勾起了我的回忆。
记得我小时候,父亲每天都练毛笔字。父亲笔下的字,随着字体和书写内容的变化,或工整,或秀丽,或行云流水。而父亲练字前,每每都要净手,敛神静气,铺纸磨墨,表情郑重。父亲常讲的对汉字之美的热爱、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敬畏,那时年幼的我尚不能理解,但空气中散开的墨香,却总能让一旁的我停住嬉闹,不由地融入那一方静谧。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年少时我也曾经习字。看着一个个汉字在自己笔下流泻出来,仿佛一个个空灵的舞者,尽情地舒展肢体,挥舞着长长的衣袖,汉字之美就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头。
可是随着我长大成人,走入社会,工作、生活越来越忙碌,尤其电脑的高度普及,使我渐渐淡忘了习字的乐趣。那一个个跳动在屏幕上的汉字,虽带给我们很多的便利,却失去了手写的温度与魅力。如今,女儿对汉字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唤醒了我过往的记忆与情感,更提醒着我这个成年人,永远不要忽视审美带给我们的愉悦,不要淡忘滋养了我们精神家园的文化血脉。
“妈妈,我们一起练字,怎么样?”女儿唤醒了回忆中的我,我高兴地点头说:“好,咱们俩一起来重新领略汉字之美!”“太好啦!”女儿开心地笑了,从她的眼神中,我读到了一种让我欣慰、振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