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18个小时的坚守
本报记者 漆世平 实习记者 罗园

    6月18日,在四川省长宁县,一个仅13秒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视频中一名年轻的警员坐在奔赴双河灾区的车上,噙着泪水的双眸打动了大家的心。

    18日晚,记者联系上了视频中的那名警员——程虎,长宁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一名普通辅警。震后18个小时,程虎没有睡觉,一直在参与救援。

    “17日晚上22时55分,在一阵天旋地转的摇晃中,我带着父母夺门而出,跑到了街上,此时长宁街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都是被地震给‘震’出来的。”说起当时的经历,程虎仍心有余悸。

    程虎跑出来后,马上用手机拨打在宜宾读小学的儿子的电话,可怎么也打不通,程虎心里很是着急。但为了安抚父母的情绪,程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地震后,信号不好,过会儿再打就通了。”

    按捺下焦灼的心情,程虎一边忙着安置父母,一边浏览长宁县公安局微信群里的相关消息,此时的他迫切想知道战友们是啥情况。忽然,程虎看到微信群里发出“所有警员立即到县公安局集合”的通知。

    作为一名有着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看到通知的那一刻,程虎没丝毫犹豫,他告诉父母:“双河地震,单位喊马上集合!”“要得,你去嘛,注意安全哈。”这样的对话,对父母而言,再熟悉不过,自儿子加入警队的那一刻起,缺席已成常态。

    简单叮嘱父母几句,程虎起身,迅速归队,随即与战友们踏上征程。在车上,程虎再次试着用手机与儿子联系,可依然打不通。那一刻,程虎既担心儿子、父母,又牵挂着灾区的情况,种种思绪交织一起,五味杂陈。不知不觉中,他的眼角湿润了,而这一幕,恰好被同行的战友看到,并拍摄了下来。

    “虽然我牵挂亲人,但我从未打过退堂鼓,因为我知道,灾区更需要我。”面对记者,程虎坦然而真诚,“我的父母虽然上了年纪,但身体康健,可以照顾好自己,儿子也有人照料,想来应是无事,所以我心里即便担忧,也还放得下。”

    到达双河后,程虎震惊于眼前的场景:到处是砖块瓦砾、玻璃残渣,倾倒的墙壁、破损的屋檐,还有交织在一起的哭喊声、呼救声、喧嚣声。这一切让程虎倍感痛心,但也让程虎深刻地意识到,他的抉择是对的。

    程虎和战友们立马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救援工作中。“我开车技术还好,领导就安排我用警车开道,护送120救护车到长宁。”在3个多小时里,程虎驾车从双河到长宁折返两趟,“这一路上,我的神经都是绷紧的,我知道,我是在与死神抢时间,多一秒,就多一些希望。”这两趟“生死时速”,程虎拼尽了全力,下车的那一刻,他的手都有些颤抖。“希望受伤的人们都尽快恢复健康,好好活着,就是最幸福的事。”这是程虎的心愿,也是所有人的祝福。

    完成护送任务后,程虎又马不停蹄地领受了新的任务:和同志们一起在双河中学安置点外执勤,开展巡逻守护,维护治安秩序。

    “今天我联系上我儿子了,挺好的,我父母也没事,我也就放心了。”望向四周,程虎的眼眶又湿润了。

当前:A2(2019年06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