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天竺山脚,过芸溪畔,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东孚街道洪塘村畅享着丰饶的生态资源。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洪塘村近几年旧貌换新颜,绿树环抱,溪水清澈,被称为“公园里的村庄”,还曾获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荣誉称号。
“最美乡村”受到文化和道德的滋养,才更有底气和后劲。自2018年12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以来,洪塘村结合村民需求,立足村居实际,弘扬崇孝敬德的民风,进一步推进了文化振兴、乡风文明建设。
文化美
耕读传家厚养淳朴民风
“敷文化以柔远。”让润物无声的文化精神在群众中迸发力量,促进淳朴民风的形成,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过程中,洪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比照城市社区的标准,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依托洪塘书院设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集洪塘村史展厅、耕读文化长廊等于一体,为村民打造了综合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村史展厅集中展示了洪塘村的村情村史、洪塘故事等内容,而耕读文化长廊则将鼓风机、犁等老物件进行展示,配以展板进行介绍,传扬耕读文化。洪塘村党委第一书记王清钻介绍,下一步,实践站将打造田园实践基地,让大家可以动手种菜,不仅通过思想传承耕读文化记忆,更要从行动上体会耕读文化的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洪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创新形式,强化了党的大政方针阐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站汇聚了老年文艺骨干力量,打造了温馨夕阳文艺队,他们将新思想新理论写成芗剧唱了出来,截至目前,共创作并演唱了30多首原创芗剧。在洪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指导下,许多文艺队伍力量都共同加入,将文明新风尚在洪塘村唱响、舞动。
村民美
榜样引领推进乡风建设
美景美德交融辉映,文明乡风扑面而来。洪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好媳妇”“敬老爱老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树立培育典型,弘扬勤孝持家的家风家训,推进文明乡风建设。
去年12月,新一届“好媳妇”评选活动成功举办。人民教师陈月叶悉心照料中风的公公,以实际行动教导学生践行孝道;村民林跑既要照顾体弱的婆婆,又要带着患癌的公公接受治疗,以一人之力撑起整个家庭。两位“好媳妇”都是传统孝文化的践行者,传递着尊老敬老的正能量。
据洪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林春介绍,洪塘村“好媳妇”评选活动每五年举行一次,至去年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评选出了数十名好媳妇,在村民之间树起了孝亲敬老的榜样。同时,实践站还就地取材,将每一位为本村村民所尊重的乡贤模范的事迹一一展出宣传,让主流价值观深入村民心中,形成自觉。
和谐美
志愿服务优化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洪塘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和事佬”志愿服务队、平安巡逻志愿服务队等特色志愿服务队,在乡村社会治理工作中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推动了基层服务的再提升,助推了基层风气的再优化,成就了洪塘村的和谐之美。
房客违反合约欲提前退租,房东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休。洪塘村调委会主任李忠杰及时介入,为房客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其遵循合同约定至租房期满,平定纠纷。由李忠杰领衔的“和事佬”志愿服务队自去年以来,总是第一时间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同时,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实践站成立以后,由早年的“护村队”演变而来的平安巡防队细分为平安巡逻志愿服务队等3支志愿服务队,经专业培训,担负起守护村庄的职责。队伍负责人石遍利介绍,志愿者白天在学校和主要路口站岗执勤,进行交通劝导,晚上还会进行巡逻,维护村内治安,应对突发情况。
除了参与村庄的平安建设外,文化志愿服务队和清洁家园志愿服务队在乡风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汇聚志愿力量助力乡村治理,洪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为村民创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凝聚起了淳朴民风和文明乡风,为这个“最美乡村”塑造了更动人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