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反恐专员刘跃进在会上介绍了当前中国禁毒工作和毒品形势相关情况。
刘跃进介绍,2018年国家禁毒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禁毒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深化各项毒品治理措施,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一年努力,中国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国内毒品形势呈现整体向好、持续改观的积极变化。一些地方毒品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扭转,毒品社会危害明显减轻,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现有吸毒人数首次出现下降
2018年,中国现有吸毒人数首次出现下降。尽管中国治理毒品滥用取得一定成效,但合成毒品滥用仍呈蔓延之势,滥用毒品种类和结构发生新变化。
毒品滥用人数增速减缓但规模依然较大,新增吸毒人员减少。截至2018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同比下降5.8%。2018年新发现吸毒人员同比减少26.6%,有30个省(区、市)涉毒违法犯罪人员中未成年人所占比例下降,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成效继续得到巩固。
冰毒成为滥用“头号毒品”,大麻滥用人数增多。2018年,冰毒已取代海洛因成为我国滥用人数最多的毒品;大麻滥用继续呈现上升趋势,在华外籍人员、有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人员及娱乐圈演艺工作者滥用出现增多的趋势。
复吸人员滥用合成毒品占主流,交叉滥用者更加突出。混合滥用合成毒品和阿片类毒品交叉滥用情况突出,占现有吸毒人员总数的12%。
毒品市场花样多,新类型毒品不断出现。为吸引消费者、迷惑公众,一些毒贩不断翻新毒品花样,变换包装形态,“神仙水”“娜塔沙”“0号胶囊”“氟胺酮”等新类型毒品不断出现,具有极强的伪装性、迷惑性和时尚性,以青少年在娱乐场所滥用为主,给监管执法带来难度。据国家毒品实验室检测,全年新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31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快速发展蔓延是目前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
毒品滥用危害极大,严重影响社会治安。毒品滥用不仅给吸毒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严重危害,也诱发盗抢骗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长期滥用合成毒品还极易导致精神性疾病,由此引发自伤自残、暴力伤害他人、“毒驾”等肇事肇祸案事件时有发生,给公共安全带来风险隐患。

从毒品源头严查遏制
刘跃进介绍,目前国内毒品形势呈现整体向好、持续改观的积极变化,但面临的毒品形势依然复杂,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特点。近年来,经过连续开展打击整治制毒犯罪专项行动,中国国内制造合成毒品犯罪受到有力打击,制毒活动受到有效遏制,传统重点地区制毒活动大为收敛,制毒产能大幅下降。但是,“金三角”“金新月”和南美等境外毒源地对中国“多头入境、全线渗透”的复杂态势仍未改变。境外贩毒势力与境内贩毒团伙结成贩毒网络,贩毒团伙结构更加复杂,贩毒路线不断变化,贩毒规模不断扩大,贩毒手段不断升级,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进一步加大。
“金三角”毒品渗透加剧,合成毒品入境增多。2018年,中国共缴获“金三角”各类毒品29.6吨,同比上升17.6%,其中晶体冰毒4.6吨、氯胺酮1.4吨,分别占两类毒品全国缴获总量的43.6%和23.9%,同比分别增长4.2倍和35倍。
“金新月”毒品产量保持高位,海洛因走私入境时有发生。2018年,中国破获“金新月”海洛因入境案件92起,缴获“金新月”海洛因67.8公斤,同比下降33.4%。
南美大宗可卡因过境中转情况突出,缴获量增长迅猛。2018年,中国缴获南美可卡因1.4吨,同比上升 3.4倍,占全国年缴获境外毒品总量的4%。
北美大麻走私入境上升明显。2018年,中国共破获通过国际邮包从广州、上海、成都等地入境的大麻案件125起,缴获大麻及各类大麻制品55公斤。嫌疑人多为在华外籍留学生、留学归国人员或有境外工作经历的人员。
国内制毒能力大幅削弱,在持续打压下制毒活动出现萎缩。2018年,中国共破获国内制毒案件412起,捣毁制毒窝点268个,缴获毒品14.7吨,同比分别下降30.8%、15.5%和37%。
制毒物品流入制毒渠道问题受到遏制,但流失风险依然很大。2018年,中国各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制毒物品流失问题加大严格监管、严密追查、严厉打击的力度,全年共破获制毒物品案件1157起, 缴获各类制毒物品1.1万吨,同比分别上升1.6倍和3.5倍。
全方位打击毒品贩运
随着互联网、物流寄递等新业态迅猛发展,不法分子越来越多地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利用陆海空邮渠道走私贩运毒品,渠道立体化、手段智能化突出。毒品贩运出现新特点,区域性贩毒屡禁不止,利用“暗网”贩毒增多,寄递物流贩运毒品更加突出。2018年,中国共破获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件7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8万名,缴获各类毒品41.8吨,同比分别下降31%、14.8%、36.6%。
“互联网+物流”已成为贩毒活动主要方式。2018年,中国禁毒执法部门在打击网络涉毒百日行动中,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62名,缴获毒品247公斤。上海、江苏等地侦破多起利用智能快递柜系列贩毒案,贩毒分子收取毒资后将存有毒品的快递柜位置和取件密码通过手机发送给吸毒人员“取货”。一些不法分子甚至通过登陆“暗网”进行贩毒,发现和打击难度大。
海上大宗毒品走私贩运增多。贩毒渠道涉及“海陆空邮港”,全年破获陆路贩毒案件5.12万起,占全国案件总数四成以上,缴获各类毒品28.7吨,占全国缴毒总量六成以上;铁路渠道缴毒203公斤,占0.29%;航空渠道缴获621公斤,占0.91%。海运运毒量大、隐蔽性好、机动性强,成为大宗毒品走私贩运的主要途径,2018年破获的5起特大海上走私贩毒案每起案件缴获量都超过1吨。
今年,全国禁毒部门将坚持以深化禁毒人民战争为载体,以全力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禁毒安保工作为主线,深入开展“禁毒2019两打两控”专项行动、禁毒重点整治和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活动等重点工作,着力构建中国特色毒品治理体系,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本报编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