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省景洪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三城联创”(创全国文明城市、创国家森林城市、创世界旅游名城)为抓手,全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提升社会诚信水平。制定下发了《景洪市文明委关于集中整治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提升社会诚信水平的实施方案》,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诚信缺失问题,发挥市文明委统筹协调作用,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加强征信体系建设,促进形成诚实守信、重信守诺的良好社会风尚。运用学校、道德讲堂、公益性文化单位、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开展诚信教育,增强市民的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加大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典型事迹学习宣传力度。围绕诚信主题设计一批公益广告,在各级媒体和各类公共场所、公共交通设施上广泛展示。把诚信建设测评体系和考核标准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让诚实守信成为硬约束。
加强先进模范选树。积极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西双版纳好人”“景洪好人”等推荐参评活动,树立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导向。今年以来,向省、州文明办推荐新时代云南省好少年2名、新时代西双版纳州好少年10名、第五届西双版纳州道德模范10名(其中两名入选云南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完成第三届“景洪好人”15名、第一届“新时代景洪好少年”20名、第十八届文明单位31个(含复审)、第二十届文明村16个(含复审)、第四届文明小城镇、文明社区、第一届文明校园和18户文明家庭评比工作,评选出31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和58名“最美志愿者”。积极推进第八届西双版纳州文明村镇、第十六届州文明单位、第一届州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园申报推荐工作。积极推进乡镇、农场“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工作。
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发挥农村文化活动阵地作用,乡镇(农场)、街道的文化活动室定时对外开放,满足群众需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讲文明新树风。推行婚丧事从简,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借机敛财,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殡葬改革和文明祭扫。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了清洁家园、文明交通、文明旅游、保护母亲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入户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学雷锋志愿服务岗亭为阵地,持续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截至5月31日,城区4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亭为市民及游客提供咨询服务1700余人次,提供饮水、充电、手提袋、凳子、药品、雨伞等1400余人次。
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了《景洪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探索工作实施方案》。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建立了景洪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勐罕镇、勐养镇、景讷乡、允景洪街道、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立了文明实践所;在华能景洪电厂、允景洪街道花卉园社区、景洪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勐罕镇曼搭村委会、勐养镇曼景坎村委会、景讷乡曼散村委会、西双版纳允景洪小学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强化全市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作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
加强未成年人工作。指导全市各学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开展传唱和演讲系列活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学校”建立活动,积极开展校园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向学生发放各类宣传资料9万余份,开展安全专题讲座26次,开展安全应急演练15次,6万余人次参加演练。组织乡村少年宫及社区开展“我们的节日”等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