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厘之间的精雕细琢
——走近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蛋雕”传承人周桂华
本报记者 胡桂芳 实习记者 袁矛

       蛋雕是在飞禽类蛋壳上刻琢成画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融和了绘画与雕刻,以浮雕、阴雕、阳雕、透雕、镂空等雕刻手法体现出各种精美的图案。

    在四川乐山,有一位50岁的女蛋雕师,她能够在各种家禽、鸟类的蛋壳上雕刻动物、人物、京剧脸谱等图形,小到鹌鹑蛋,大到鸵鸟蛋,她都能在上面雕刻出精美的作品,她就是嘉州蛋雕传承人周桂华。当记者走进“嘉州蛋雕”店铺时,她正像往常一样拿出雕刻刀、铅笔,开始在小小的蛋壳上工作起来。

    推开蛋雕世界的大门

    周桂华从事蛋雕工艺已经四十余年了,这一切的缘起要从周桂华的童年说起。周桂华的童年乐趣与家族里的同龄人是不同的,当其他兄弟姐妹在屋外嬉戏玩耍时,她抬着凳子坐在祖父身边,认真地见证一场发生在蛋壳上的“魔术”。祖父握着雕刻刀在蛋壳上游走,如同画笔在白纸上勾勒一般轻松自如,寥寥数刀后,蛋壳上出现了鲜明的图案。

    “想学吗?”周桂华6岁那年,祖父看着一旁认真观摩的孙女,问出了开启她蛋雕世界大门的一句话。在周桂华欣喜万分地点头应答后,一颗鸡蛋和一支铅笔被递到了她手上。

    学蛋雕的第一步是学会在蛋上画画,因为祖父做的轻松,最初周桂华觉得这事难度不会太大,结果真正做起来,才发现一切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只要一有时间,周桂华都在埋头练习,毫无怨言,仅仅是在蛋壳上画画这件事,周桂华便苦学了4年。“在凹凸不平的蛋壳上画画跟在纸上画画简直是两个概念,一开始我画的东西简直惨不忍睹。”周桂华回忆起一开始练基本功的自己,笑得直摆手。

    当记者问起学习蛋雕有没有什么诀窍时,周桂华笑了笑,她不慌不忙地将生肖猴画的最后一笔线条在蛋壳上勾勒出来,然后说:“平心静气,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从攻克到创新

    “蛋雕最难的是雕刻。”周桂华拿起雕刻刀,沿着自己勾勒的线条开始雕刻,刀尖在蛋壳上肆意游走,行云流水。然而,当回忆起自己第一次拿起雕刻刀时的情景,周桂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时连一条直线都雕画不出来。”

    由于蛋壳薄而脆,容易破损,对雕刻的精细度和力道的要求非常高。力道小了,雕刻不上,力道大了,整个鸡蛋都可能破损,在这种精细的制作过程中,哪怕稍有失误,都会让前面的努力全部化为乌有。因此,学蛋雕磨练人心性的,不只是复杂的制作程序,还有一次次失败的考验。也曾有因为一时新鲜而来跟着一起学蛋雕的兄弟姐妹,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挫败后,只有周桂华坚持了下来。在祖父的教导下,周桂华日复一日地练习着,从在鸡蛋上勾勒线条,到绘画书写,再到雕刻,刻苦练习,手艺日渐纯熟。

    “我永远记得第一次特别顺畅的把整个蛋雕流程完成时的心情,从来没有那么开心激动过。”周桂华笑着说。

    但激动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太久,周桂华学习蛋雕遇到了瓶颈,特别是雕刻力度的掌握上,周桂华总觉得欠缺了一些东西。为了攻克这一难关,18岁的周桂华毅然独身前往成都,拜在了雕刻大师李辉的门下,从学习在萝卜上雕刻,到在木板上雕刻,再回归到在蛋壳上雕刻,她用了一年的时间苦练基本功,让自己在雕刻时变得游刃有余。

    然而,周桂华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下,她不再满足于祖父传授给自己的传统线条蛋雕,开始自己摸索着寻求创新。终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周桂华自创出了毛发式蛋雕工艺。“‘毛发式’就是在勾勒出作品主体的基本形态后,利用雕刻力道的不同,深浅有序地展现出作品主体的毛发细节。看,就像这样。”周桂华一边解说着一边向记者示范雕刻猴子的毛发,“有了更多的细节后,可以让蛋雕作品更形象,更具立体感。”

    周桂华的蛋雕作品不仅限于动物生肖,她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她会随身携带相机,随时收集生活中生动的画面,记录突发的创作灵感,也会通过欣赏名师画作、看书来拓宽自己的眼界。这些付出得到了回报,在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周桂华创作的蛋雕作品“红楼梦十二金钗”以独特的纯手工雕刻手法脱颖而出,获得了2014“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优秀奖。

    由于常年雕刻,周桂华的食指和中指都已磨出厚厚的老茧,不少人劝她不如用机器雕刻代替手工,她都摇摇头拒绝了。 “在我心里,刻画蛋雕作品不只是为了观赏,更是一种中国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的传承。” 周桂华认真地解释道。

    一家人的蛋雕世界

    拿起雕刻刀的周桂华仿佛一下子便沉浸到“刀尖”世界之中,蛋雕是个考验专注力和耐心的活,一般完成一幅简单的蛋雕作品需要一天时间,而要完成一幅较为复杂的作品则需一周左右时间。当周桂华专心于蛋雕时,生意和生活几乎全靠丈夫唐玉文来打理。

    “其它都还好,就是每天想着蛋怎么做有点难受。”被问到会不会很辛苦,唐玉文打趣道。周桂华家里最多的东西是蛋,这一点也不夸张。周桂华每年会制作五六千件蛋雕作品,除此之外,“为了创新,到现在我雕坏的蛋差不多有上万个。”为了供应周桂华的蛋壳,全家人只好整天把蛋炒着吃、蒸着吃、摊饼吃、煮汤吃,但家里从没有人为此埋怨过。

    在着手蛋雕之前,准备工作也很繁琐。蛋雕对用的蛋很讲究,不但要形好、颜色好,还要质地好。挑选好鸡蛋后处理起来也不容易,要进行打孔,用针筒抽出蛋清、蛋黄,然后注入清水对蛋壳内清洗6次,消毒,最后需要10天左右的晾干。为了让妻子专注于蛋雕的制作和创新上,唐玉文主动揽下了这些工作。

    “我现在都快记不清楚处理蛋壳的详细过程了,多亏了他,我才能把心思都用在蛋雕的制作和创新上。”周桂华看着丈夫在店里忙碌的身影,有些愧疚。

    令周桂华担忧的是,蛋雕工艺的传承不尽如人意。周桂华告诉记者,出于对蛋雕作品的喜爱,也曾有过不少人前来拜师学习,但最后没人能够坚持下来。“蛋雕是个慢活,学的时间长。学成后也三五年都不一定能出个好作品。”周桂华叹了口气。好在从小耳濡目染的女儿也没有辜负周桂华期待,在深思熟虑后,中专一毕业,女儿也拿起了雕刻刀。

    有时候,看着坐在自己身边认真练习雕刻的女儿,周桂华会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过去,看到坐在祖父身旁笨拙地雕刻着的自己。“祖父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让我学下去,我没辜负他。”周桂华的视线移向远方,嘴角缓慢向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当前:A4(2019年07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