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慈善事业进入人人可做、行行能做时代
——河南鹤壁慈善总会构建及巩固“全民慈善”格局的生动实践

    多年来,河南省鹤壁市慈善总会秉持“扶贫济困,扶危济难”的立会宗旨,以塑造四级慈善组织网络、多维慈善救助项目为工作重点,以构建及巩固“全民慈善”格局为奋斗目标,成为鹤壁慈善事业的引领者与开拓者。

    服务大局 彰显价值

    鹤壁市慈善总会以《慈善法》为指引,以民生需求为指向,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助力脱贫攻坚,打造慈善项目,拓展募捐渠道,弘扬慈善文化,强化志愿服务以及基层慈善组织建设,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2018年,鹤壁市慈善总会共募集善款326.59万元,善物价值610万元,帮扶困难群众近10万人次。其中各县区慈善会募集善款98.7万元,各志愿者工作站募集善款57.3万元,为实施精准扶贫、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结合慈善扶贫实际情况,鹤壁市慈善总会将工作重点落实到帮扶贫困乡镇及贫困群众上,采取产业扶贫、大病救助、教育资助、贫困老人和留守儿童救助等措施,开展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助推贫困群众脱贫,防止脱贫群众返贫。

    产业扶贫方面,市慈善总会动员8家企业为淇滨区窑洞村投资26万元建立大棚项目,帮助村贫困户脱贫。鹤山区慈善会将企业投资的1200万元用于“西顶小镇”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项目,实行“两保一金”模式,使农民就业岗位有保障,农民创富技能培训有保障,农民大病救助有保障。目前,全村除1户之外全部脱贫。

    鼓励社会爱心企业和个人设立各类慈善扶贫基金,助力解决贫困人口因病、因灾、因学等致贫返贫问题。在认真总结与市人民医院、爱民医院、仁德医院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贫困村大病救助基金的全覆盖。2018年,鹤壁市人民医院、市老年医院(市按摩医院)、浚县社会福利医院等继续实施贫困家庭患者及时救助。5家医院均设立了150万元救助金项目,一年间共救助103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淇河家政志愿者工作站通过培训下岗职工和贫困户,以学一门技术实现脱贫。2018年共举办20期家政培训班,培训养老护理员、保育员、育婴师等2000余人,助她们走上就业之路。

    项目为本 品牌为上

    慈善项目是慈善事业的有效载体。针对大病儿童和大病患者的实际困难,鹤壁市慈善总会实施了“点亮生命计划”贫困儿童大病救助项目和“SOS紧急救助”活动。“点亮生命计划”2018年共发放救助款41.5万元,救助大病儿童26名;“慈善SOS紧急救助项目”共发放善款74.6万元,帮79名困难群众提升生活的希望。“乐龄之家”慈善助老项目共投入资金30万元,建成“乐龄之家”6个,为近1万名老人提供了愉悦身心的活动场所。

    鹤壁市慈善总会组织“逗号”志愿者工作站开展“助残夕阳红”项目,30名志愿者共服务1619人次。他们还坚持6年,共为山区留守儿童送去价值6万元的营养奶,使100多名小学生每天都能喝上一袋营养奶。此外,“逗号”与爱民医院志愿者团队还参加了淇河马拉松赛、山城红色马拉松赛、樱花节、徒步淇河“文明健康跑”等活动的志愿服务,为树立鹤壁的美好形象贡献了力量。

    市慈善总会组织开展的“慈善敬老·衣暖人心”项目,为全市集中供养的310名五保老人每人购买一套半夏装与一套秋装。

    每年高考季是市慈善总会开展“点亮学子希望”慈善活动的时段。市县区各级慈善会积极开展助学活动,解决贫困学生的困难。2018年,共向525名学生发放助学金40万元;协助贫困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向300名建档立卡家庭新生发放“入学大礼包”等。

    为保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精神,“守望幸福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如“幸福营养站”“幸福书屋”“天使助学”“幸福课堂”“爱心义诊”等。2018年共发起活动35次,为山区学校送去爱心书籍1万册,为留守儿童送去价值8万余元的爱心礼物,受益留守儿童达2000余人次。

    弘扬文化 营造氛围

    鹤壁市慈善总会在开展“全民慈善”实践中,将宣传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做实做好,注重培育群众的慈善意识、理念和社会责任感,汇聚向上向善正能量,引领全民慈善风尚,推动慈善事业加快进入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大众慈善时代。

    2018年,鹤壁市慈善总会表彰了7大类共151个慈善先进单位及个人,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召与带动了更多群众参与慈善活动,形成了慈善“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人人皆愿为”的浓厚氛围。如今,鹤壁慈善事业正在通向温暖与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脚步可感,未来可期。(据《慈善公益报》)

当前:A3(2019年07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