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乔明) 7月13日,由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为学术指导单位,广东佛山市文联、佛山市作家协会、佛山市禅城区委宣传部、佛山市禅城区文联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长诗奖颁奖典礼”在广东佛山市隆重举行。本届长诗奖共有13省、市、自治区的21位诗人分别斩获“最佳成就奖”“最佳文本奖”“最佳新锐奖”,其中,《诗刊》主编、著名诗人李少君等七位诗人获得本届长诗奖“最佳成就奖”,四川诗人、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常务副总编辑赵晓梦等七位诗人荣获“最佳文本奖”;陕西青年诗人马慧聪等七位诗人荣获“最佳新锐奖”。
本届长诗奖评委会主任、著名诗人叶延滨介绍,“中国长诗奖”设立四年来,扎实推进,稳步前行,为当代中国长诗发展举起了一面标志性旗帜,做了一件大好事。长诗奖评选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首重文本,同时也兼顾地域性,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使得该奖项更有学术含金量,更具专业性、权威性和代表性。目前,中国长诗奖已逐渐成为令人瞩目的知名诗歌活动品牌。
据了解,在钓鱼城下出生、长大的诗人赵晓梦,怀着对故乡深沉的感情的凝结,用10余年的时间收集钻研史料,创作时间历时大半年,终成1300行的长诗《钓鱼城》。这部长诗,既是赵晓梦的第一部长诗,也是首部反映改变世界历史的“钓鱼城之战”长诗作品。今年1月,《草堂》诗刊推出了这部长诗;4月底,《钓鱼城》长诗单行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引起诗坛关注;5月、6月分别在重庆合川、北京举行了研讨会和分享会,受到吉狄马加、李敬泽、邱华栋等数十位与会专家学者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