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贵阳市有这么一群特殊的“绿丝带”:每个月,他们或走进广场、公交车站、十字路口,发放文明城市宣传手册;或来到超市菜场、宾馆网吧、新老小区、公共厕所,督促市民改正不文明行为,寻找城市文明的美丽风景……他们是贵阳市“绿丝带”文明共建巡访团巡访员。
在“绿丝带”巡访员中,有退休老人、离退休老干部、党员、教师、人大代表、劳动模范、社区工作者、企业职工、大学生等,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有长有幼。让各年龄段、各行业的人参与巡访,是贵阳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的智慧之举,凝聚了群众力量,有助于解决文明城市建设和成果巩固提升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补齐短板促整改
养成文明好习惯
2018年6月25日,贵阳市“绿丝带”文明共建巡访团成立,巡访员通过日常巡访为城市文明打分,对不文明现象持续监督、督促改正,补齐城市文明短板,推动市民养成文明好习惯。同时,发现文明典型,通过宣传弘扬社会正能量。
每个月,通过集中与分散、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酷暑寒天,巡访员都会走上街头,走访公园、广场、宾馆、网吧、农贸市场、公共厕所、主要交通路口、新建或老旧小区,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各地文明程度打分,收集情况、听取意见,发现文明典型,通过摄影、摄像、录音、文字记录不文明现象,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将发现的问题派单至有关部门和市创文办处理整改。
除了发现文明与不文明,巡访员还在巡访过程中向市民宣传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提高市民对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
走访入户送文明
弘扬社会正能量
2018年7月5日,在花溪区888路公交车花溪公园站点,乘客依次排队按顺序上车,巡访员拍照记下文明一幕;
2019年3月28日,花果园社区30余名“绿丝带”巡访员通过走访住户、街道的形式,发放文明宣传资料,宣传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经营、文明养犬等知识;
2019数博会期间,巡访员走上街头为市民讲解“喜迎数博会·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贵阳人倡议书,提倡市民文明出行,树立良好形象,用实际行动为数博会圆满成功举办贡献自己的力量;
……
自2018年6月贵阳市“绿丝带”文明共建巡访团活动启动以来,巡访员在各区(市、县)分别开展了11次不同主题的暗访、明访、入户调查,成立了社区巡访小站(试行),开展文明宣讲等工作,发现不文明线索1000余条、文明典型100多处,反映了各区(市、县)在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并将巡访整改意见反馈给各区(市、县)文明办,督促及时进行整改。
发现文明,弘扬文明;发现不文明,督促整改。每一次巡访,每一个不文明现象的整改,就是贵阳整体文明的一次提升。
凝心聚力再出发
城市文明大提升
每个月,24个社区巡访小站、至少4支热心市民志愿者组建的巡访小队都会带着新的巡访主题,走访新的地方,“丈量”贵阳每一个角落的文明进程。
通过巡访员每次提交的巡评表,我们可以看到贵阳的文明提升进程:街道上,各行其道的车辆多了,乱穿马路的行人少了;市场里,规范经营的商家多了,随意占道的摊贩少了;广场上,自我约束的市民多了,乱丢乱扔的现象少了;邻里间,友善互助的故事多了,吵闹不睦的行为少了。
如果说实地巡访是对城市文明进行的测验,那么创文进社区入户调查的每一份问卷就是贵阳城市的文明答卷。2019年4月底,巡访员开展创文进社区入户调查的结果显示,贵阳市精神文明宣传工作到位,市民的文明意识强。其中,96.08%的市民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99.75%的市民对贵阳市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感到满意,98.53%的市民表示对贵阳市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感到满意,97.30%的市民表示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97.55%的市民表示在贵阳市生活安全。
用脚步丈量城市文明,巡访团一次次巡访汇聚成贵阳城市文明的“晴雨表”,反映了城市不断向善向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