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遍沃野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纪实
高杉 崔淑君 赵月强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抓手,通过加强组织保障、坚持党建引领,丰富创建内涵,开展文明共建等举措,着力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推动漯河农业科研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该院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优秀志愿者服务队”“全省农业科研系统先进单位”“漯河市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

    强化组织保障

    凝聚文明创建合力

    该院党委坚持顶层设计,高位推进,把文明创建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考核,院各所处室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同时,按照“责随职走,心随责走”的原则,对年度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逐一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量化管理责任制。

    该院规范整治办公场地,通过在楼梯、走廊、会议室等场所张贴提示牌,设置宣传栏、展板、条幅,在院网站设置精神文明建设专栏,编发文明建设信息等,在全院营造了人人讲文明、时时抓文明、处处见文明的浓厚氛围。

    坚持党建引领

    筑牢文明创建根基

    近年来,该院重视和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以党风促作风,以党建促科研。落实“一岗双责”,坚持领导班子上党课,强化主体责任;将党建工作制度化,台账化,分包落实,结果纳入领导责任制考核、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压实责任。

    深入推进学习型单位建设。动员全院干部职工践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认真组织法律法规学习,开展了“学楷模 树标杆 为漯河文明城市创建增光添彩”主题演讲比赛。

    注重经常性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教育督促党员干部自省自律,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创建氛围。

    持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强国教育,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创新活动载体

    丰富文明创建内涵

    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该院组织开展了通过开展清明祭英烈、祭先贤、端午包香粽等活动。同时,先后开展了“文明服务我出彩 群众满意在田间”比赛、职工运动会等文体活动。

    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组织开展“暖冬行动”、“送温暖·献爱心”、关爱贫困母亲等道德模范引领活动;在院办公楼大厅设立了善行义举榜、“党员之星”,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以法治建设为引领,彰显法律法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实施“七五”普法宣传教育,落实法律“八进”活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了“农业科技下乡”“科普日”“雷锋岗”评选等活动。

    开展文明共建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该院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做大做优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开展义务植树、驻村结对帮扶(“微心愿”认领)、社区双报到等一系列服务活动;组织本院省市级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深入周边县区大力开展“农业科技下乡”志愿服务。

    该院对舞阳县孟寨镇吴庄村实施结对帮扶和精准帮扶,选派人员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组织党员志愿者实施结对帮扶。2018年,在共建村建立了“千亩花生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组建农科院科技志愿服务队开展一线技术服务。

    文明无顶峰,创建无止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永远在路上。漯河市农科院全体干部职工正以拼搏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决胜的姿态投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来,在追求卓越中谱写文明创建更加辉煌的篇章。

当前:B4(2019年07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