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在初步立法后,后续如何跟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人大有什么作用?共享经济浪潮后共享住宿何去何从,又该如何监管?公共法律服务如何建立系统化指标?司法综合配套改革后“206”系统有哪些妙用?
近日,《上海法治发展报告(2019)》问世。本书作者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集体回答了媒体提问,他们就有关上海法治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作了解答。
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杜文俊介绍。《上海法治发展报告(2019)》从人大立法、法治政府、司法改革和依法治市四个维度,对2018年上海地方法治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梳理和总结。并对于今后上海法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做了全面的分析和展望。
据悉,从2012年至今,《上海法治发展报告》已经连续出版到第8本,可谓集人大、法学会、公检法司等政法单位,以及相关高校的智慧和力量。
本书作者有一大部分为工作在司法第一线的法律人,他们对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都有深入研究和自己的观点,对于正在不断深入的司法体制改革有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上海法治发展报告(2019)》在编写过程中,聚焦上海现实生活中涉及民生、环境生态等法治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展开深入讨论,力争体现研究机构独立的第三方观点。
(据《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