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敞的水泥路、白墙黛瓦的民居、郁郁葱葱的绿树、清澈的河塘……夏日,走进“全国文明村”——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新桥镇同福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开来。
成为“全国文明村”的秘籍是什么?同福村的答案是环境治理。近年来,这个拥有1200余人口的丘区村落,以整治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切入点,依托环境的持续改善,带动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促进乡风文明发展,生动地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向脏乱差“宣战”
同福村的蜕变是从2009年开始的。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村里进行了统一集中建房,设立了4个集中居住区域,并对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还在路旁、村里种上了桂花树,并修建了垃圾池。
然而,在入住初期,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垃圾池的意义,垃圾依然随手乱扔,脏乱差成为同福村的大难题。看着环境一天天变差,同福村党支部书记陈杰坐不住了。他先是召集村社组长开会,要求起到带头作用,然后召开社员大会,动员村民将垃圾扔进垃圾池。为了更好地向村里的脏乱差现象“宣战”,村里还制定了规定,要求村干部不定期入户检查,发现乱扔垃圾的、家中不整洁的,立即督促整改,如果第二次仍然被查到,将会在大会上批评,还会通过广播进行通报。“遇到一些积极性不高的村民,我们村干部干脆就去帮他们收拾,干着干着他们就不好意思了,而且看到村干部带头,大家积极性也就都高涨起来了。”陈杰说。就这样,村民们慢慢养成了合理处置垃圾的良好习惯。
获得“全国文明村”称号后,同福村的环保脚步并没有就此止步。2018年4月,新桥镇党委在同福村率先开始试点“垃圾分类”,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村里购买了相关设施,安置了 “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三类垃圾桶。对于村民们提出的搞不懂怎么分类的疑问,镇党委和村干部们费了不少心思:“我们把村里头可能遇到的垃圾分了类,用图案加文字的形式印在垃圾桶上,开村民大会的时候驻村领导、驻村干部到会与村民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平时也会与村干部一起入户查看村民的垃圾分类情况,现场教他们如何分类。”除此之外,村干部会不定期在垃圾桶旁守着,有村民扔垃圾时,会打开垃圾袋,现场和村民一起分类后再扔进不同的垃圾桶。
“激励机制也升级了,除了广播批评外,现在村里每个小组都设了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大家都争着上红榜。”陈杰说。通过合理引导和“红黑榜”激励机制,目前,大部分村民能自觉将家中垃圾进行分类,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同福村的“同富路”
环境的改变,也给同福村带来了机遇,2015年起,开始有企业入驻该村。随着同福村的发展,外出打工的村民们开始陆续回村就业、创业,王永芳正是其中一员,她辞去外地工作回到同福村,并于2018年主动担任起同福村义务村主任助理一职。
近年来,同福村成功申报游仙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示范村后,先后引进浩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金牛峰花卉苗木公司流转土地50余公顷,发展优质水果、花卉、苗木种植。入股圣祥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同福源水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余公顷,通过土地租金入股企业的形式增加农民收入,也为村里群众增加了10个左右的长期工作岗位。2018年以来,同福村又充分利用村里一座二型水库、63口塘堰,常年蓄水150万立方的丰富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虾养殖。为了这个项目,很长一段时间,王永芳天天都在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来回跑,付出得到了回报:“试点效果非常好。”现在,村里计划大面积推广生态虾养殖,村民们的收入也在继续增加。
如今,同福村年实现村集体收入7万余元,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更是节节高:农民住房砖瓦化率达95%,光纤电视入户率98%,电话手机入户率99%,儿童入学率100%,村内主干道、支道道路硬化率达100%,全村的主要道路上新安装路灯及景观灯30盏,主要路口安装了监控。接下来,村里还计划再安装105盏太阳能路灯,确保主要道路和村内公共活动区域都实现亮化,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安全的生活环境。
“现在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外出打工的人几乎都回来了,全村1285人,目前仅有20余人在外省打工。”王永芳有些自豪地说,“以后一定会更好的。”
文明是“福”
唐朝进士孙博元在同福村修“崇佛院”,弘善积德,“善”文化得以流传,也有了“同福”村名的由来。可以说,文明是同福村的福,同福村也在努力继承和发展着这份“福”。
“村里试点建设‘公民道德银行’后,调动了不少人的积极性,涌现出不少典型。” 村委会妇女主任童丽蓉说。“公民道德银行”仿照银行运营模式:居民每参加一次公益服务活动或其它善行义举的志愿服务活动,都可以形成积分,储存在个人道德存折上。达到一定积分后,就可以到道德银行超市兑换相应的物品,或申请其它的无偿志愿服务。
童丽蓉自己就是村里“公民道德银行”的老“储户”,因平时孝顺父母、邻里和睦、乐于助人,积累了不少的道德分数,但她并没有因此自满:“村里道德分数比我高的人还多着呢,像四组的何培群,积极参与村上的志愿服务活动,经常为孤寡老人捐款,为贫困人员捐款、捐衣,为大病人员捐款。我还要继续努力。”
除推广“公民道德银行”外,同福村还积极开展“道德讲堂”建设,广泛评选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村里先后共有1200余人次参与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投票活动,形成了互帮互助,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并评出道德小组2个和道德模范5人。
在文化建设方面,同福村建有乡村图书室,添置了科普知识、文学传记、时事书刊3500余册,并以此为阵地,加强科学文化建设。村里积极开展普法教育,村法律顾问定期授课,并接受群众咨询,增强村民民主法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此外,目前村里设有文化舞蹈队伍,建有讲文明、树新风志愿者队伍,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劝导、扶贫济困、邻里互助、环境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村里也会在文化广场组织进行相关活动,宣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陈杰说,对照这个要求,同福村还有差距,他们会按照党的十九大指明的方向,继续探索发展,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让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