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泼“绊火车”是犯罪行为
李思辉

    据媒体报道,近日,3名乘客在明知所乘高铁已停止检票的情况下,强行冲闸闯入站台。其中一女性乘客拍打列车玻璃,吼叫工作人员开门,不顾阻拦,强行将腿伸入列车和站台之间的空隙阻止列车开动,造成列车晚点7分钟。而她的理由是要赶回去上班。广州铁路警方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9日的处罚。

    很多人都有赶火车的经历,火急火燎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高铁已停止检票,就只能改乘其他车次,不能硬闯,这是常识。不顾工作人员阻拦,强行闯闸,拍打列车,甚至把腿伸进高铁与站台之间阻止列车发车,导致列车晚点,既是对公共秩序的破坏,也可能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对类似行为就该依法严肃处罚,决不纵容。

    有人讽刺涉事女子为“史上‘绊火车’第一人”。“绊火车”的确是闻所未闻,但与之相仿的撒泼行为却并不鲜见。此前,就有“高铁霸座男”占着别人靠窗的座位,趾高气扬、态度猖狂。前不久又有留美博士因坐错高铁,竟在列车已启动的情况下,强行按下了紧急制动按钮,影响整个铁路系统正常运行。如今又发生“绊火车”的闹剧。高铁像一面镜子,把一些人的自私自利、撒泼耍赖、不讲道理展现在公众面前。

    今天的中国社会,利益诉求多样,价值追求多元,很多人都很有个性。但这诉求那诉求,首先必须以不妨碍他人为基本要求;这利益那利益,首先必须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这个性那个性,首先必须以不违背公共规则为共性;这理由那理由,都不是影响公共交通运行秩序的理由。分析一下高铁上的不文明行为实施者,虽然年龄、身份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损人利己、欠缺公德。

    梁启超先生当年曾批评说,很多中国人注重私德,欠缺公德。而公德,既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社会有序运转的保障。城镇化打破了熟人社会的道德评价体系,身处“流动的陌生人社会”,有的人每每把公德抛到九霄云外。他们在各自的家族、单位、熟人圈子里未必是这个样子,到高铁这样的公共场合就全然不同了,有的丑态百出而不以为耻,有的任性妄为而不觉理亏,有的撒泼耍赖还洋洋自得,这反映了个人道德与社会变化之间的脱节,也深刻提醒我们,必须以舆论的、道德的、法律的灵敏反应,进一步增强公共文明意识,提升公德水平。

    从哐哐当当的绿皮火车,到风驰电掣的现代高铁,出行体验实现了巨大提升,与此同时,人的文明素养、公德意识也应得到相应增强,否则就很可能跟不上节奏、赶不上趟。

 

当前:B3(2019年07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