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辖区的河清海晏
——记优秀军转干部、达州市通川区水上派出所社区民警吴清海
张和平

    吴清海,是四川省达州市公安局通川区分局水上派出所的一名普通社区民警。2000年他从部队转业以来,发扬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在公安战线上继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谱写了一曲人民警察的爱民为民之歌。

    成立“清海调解工作室”,化解纠纷促和谐

    派出所社区民警是公安工作中距离群众最近、和群众接触最多的警种。到派出所不久,吴清海感到,社区群众纠纷很多,若不能及时化解,小矛盾就会变成棘手事。爱琢磨的吴清海,就此萌生一个想法:何不利用自己在部队当过班长、排长和副连长,长期做思想工作,又学过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特长,成立一个调解室!

    有了这个想法后,吴清海迅速地着手准备:向派出所老民警请教做群众工作的方法,找街道办和社区领导学习开展调解工作经验;购买心理学和交流技巧等方面的书籍,仔细研读相关法律法规和民事审判案例;邀请一名律师朋友成为调解室的义务法律顾问。

    2005年,“清海调解工作室”正式挂牌。近15年来,清海调解室妥善处理了群众纠纷近千起。2015年5月,一名情绪激动的中年男子因为家庭纠纷欲跳桥轻生。吴清海赶到现场后,立即与他展开对话,经过两个小时的劝说、倾听与开导,男子放弃轻生念头。2017年,80多岁的辖区居民王大爷向一家房地产投资公司投了2万5千元,后公司经营不善,本息全无。王大爷要债无果的情况下,找到吴清海。吴清海一方面指出王大爷不顾风险进行投资的不当,同时多次到该公司协调,最终为老人讨要回了本金。

    “说”“做”并举,社区安全防范知识宣传深入人心

    社区的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离不开多说多提醒。吴清海是典型的社区“小喇叭”,只要有机会,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向群众灌输各类安全防范知识,及时向群众通报警情预警、提醒注意事项。他还专门为社区群众建立了安全管理群,广泛宣传预防犯罪和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连休假、出差期间,他也不忘在微信朋友圈和群里发布警情预警和安全防范知识。

    吴清海不仅“说”得好,做的事更让社区群众满意。有一段时间,小区入室盗窃现象时有发生,其中,技术开锁是社区内最为常见的盗窃方式,为提高居民的防盗意识,宣传防范入室盗窃的知识与措施,吴清海专门组织社区群众开展了防范入室盗窃培训会,请“开锁王”进行情景模拟,随后,吴清海讲解了防范入室盗窃的要点,受到了群众好评。

    消防安全是派出所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使群众重视火灾防范工作,吴清海每年都要在社区组织一到两次消防安全培训,通过播放典型火灾案例视频,剖析沉痛教训,并现场演示如何及时有效灭火,提高了群众防范火灾的意识和处理火情的能力。

    融入群众,沉在一线,他总是那么暖心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吴清海的难得之处还在于他能够把在部队深入实际、耐心细致抓管理带兵的好作风带到了社区工作之中,并主动把自己融入社区群众中。每天,他除了在警务室处理一些公务外,其余时间都用在跑社区上:学校、小区、商铺、广场、菜市场、重点户……找居民谈心,征求商户意见,察看安全设施,进行街面巡逻,他总是忙个不停。吴清海说:“不到一线、不直接和群众打交道就掌握不了真实具体的情况,更不可能和群众建立感情”。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吴清海对社区基本做到了“四知”“五熟悉”,“四知”即随时知道社区群众有什么需求、有什么期待、有什么困难、社区安全有哪些薄弱环节。“五熟悉”即熟悉社区人口动态变化、熟悉每个小区的具体位置和概况、熟悉重点人员、熟悉困难户、熟悉社区29个消防网点位置。

    底数清、情况明,使吴清海在开展社区工作时总是得心应手。遇到群众求助,只要一个电话,他就马上从最近的路线第一时间赶到;发生火险报警,他能迅速组织调集最近的消防点和消防员进行处置。

    近20年来,吴清海化解群众纠纷近千起,妥善处置群众求助上千起。因表现突出,他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公务员、优秀社区民警、维稳先进个人,2018年被达州市公安局评为优秀军转干部。

 

当前:B3(2019年07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