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放心中 伴随少年去往更远的远方
——记2019年四川省“红色基因代代传 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夏令营
王露  罗园

孩子们在华蓥山

队长带领队员们在台上喊口号唱队歌

队员在武胜县体验农耕文化

行进途中

进行拓展训练

 

    “游览红色经典,感受文化魅力。”7月23日——26日,2019年四川省“红色基因代代传 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夏令营活动在广安举行。

    期间,省级新时代好少年和各市(州)“新时代好少年”代表50余人先后走进邓小平故居、邓小平母校——希贤小学、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华蓥山地质博物馆、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杨益言故居等地,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人文红色景区,体验农耕文化、参加劳动实践,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领略自然魅力,学习感知传统文化精髓。

    “人都会经历很多困难,只要乐观面对,一切都会好起来”

    在这段旅程中,我们总能在人群里捕捉到这样两个特别的身影:女士耐心地向女孩比划着;女孩睁着大大的眼睛,认真领悟女士通过手势传递的内容。

    女孩名叫毛玲,是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聋哑孩子。随行的女士名叫罗燕,是毛玲的带队老师。

    在4天的夏令营活动中,毛玲通过罗老师的手语转译,了解了邓小平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华蓥山游击队队员面对强大的敌人威武不屈,拼搏献身的革命英雄气概;向着光明,不畏艰辛;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红岩精神……

    其中,邓小平故里之行让毛玲深受触动。她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今天,我们到邓小平故里参观,让我感受颇深。人都会经历很多困难,自己要乐观面对,一切都会好起来。我虽然听不见,但我会好好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

    与此同时,毛玲还体验了书法、国学、礼仪、剪纸、泥塑等传统文化和手艺。她表示:“作为新时代少年,应该为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令毛玲最难忘的还有在这段旅程中收获的友谊。同样来自攀枝花的熊振宇航、杨泽熙和刘芷含每天都主动追着罗燕老师学习手语,争着与毛玲交流。遇到难表达的语句,他们就用笔写在纸上。罗燕说:“虽然毛玲不能用语言表达,但从她的笑容和状态,我能感受到她这几天过得非常开心。”

    身患残疾,仍向阳而生。近年来,在四川省广泛开展的“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推荐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像毛玲一样身残志坚、阳光自信的好少年。他们当中有身患一级智障残疾、在四川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夺得女子轮滑项目8—11岁组100米速滑金牌的李菲菲;有患先天疾病、身形异于常人、凭借勤奋努力成为班级学习标兵的杨宗根……他们凭借自己的坚强意志与顽强精神,成为了同学们的榜样,引导着广大未成年人立志向、有梦想。

    来自成都的范雨萱在认识毛玲、了解毛玲的事迹后表示:“姐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好少年’,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人生就像爬山,不时会有曲折,只要不断克服就会获得成功”

    7月24日下午,少年们来到了集雄、奇、险、雅、幽于一身的华蓥山,观赏世界罕见的喀斯特早期发育石林奇观。青翠的山林,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然而天公不作美,山中突然下起了阵雨。孩子们个个累得满头大汗,却都依然坚持到了目的地。

    在队伍的最前端,瘦瘦小小、皮肤黝黑的乌牛莫蹦蹦跳跳地向上爬去。一路上,“大盆景”“大象石”“生命石”“八戒戏幺妹”等形态各异的石林让乌牛莫惊喜不已,笑得露出了白白的牙齿。

    这是12岁的乌牛莫第一次参加夏令营。7月20日,她便离开家乡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新华村去到康定市,21日跟随老师从康定出发,经过10个小时的车程到达广安。

    以往每年暑假的这个时候,这个彝族小女孩一定是背着背篓跟随母亲和哥哥帮别人摘花椒。他们每天从早上6点忙到下午6点,摘一斤可以获得4元收入,多的时候,她可以摘到20斤,挣到80元交给母亲补贴家用。

    夏令营期间,让乌牛莫印象最深的便是登华蓥山。她喜欢爬山,除了因为“从家到摘花椒的那片地,要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因此不觉得累以外,更因为在她看来,“人生就像爬山,不时会有曲折,只要不断克服就会获得成功。”

    这次华蓥山之行,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收获。好少年邱丽说:“坚持就会胜利,坚持才能看到山顶上美丽的风景。”好少年郑钦议说:“风雨中勇攀高峰不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么?”好少年刘青华说:“坚持是最重要的,一个人要有毅力才能做好一件事,不能半途而废。”……

    成长如登山,会有风雨,会有辛苦,会有悲伤,也会有无尽的希望。惟愿少年们,看过再多风景,仍能不忘初心,眼眸如初清澈。

       “努力学习,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夏令营活动在线上线下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邓小平故里,一位年过70的大爷看着新时代好少年整齐行进的队伍,竖起大拇指说:“这些娃娃都是我们祖国的栋梁。”

    同行的家长颜琳表示:“虽然孩子们不一定能说出多少感悟,但一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和感化。我们同行的老师家长也有很大的收获和感悟。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网友“中国心”通过文明四川微信公众号留言道:“少年强则国强。一个伟大的国家,必须要有青春、阳光、积极、向上的年轻一代!”并寄语少年们:“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祖国需要的人,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新时代好少年黄苗苗的父亲也通过文明四川微信公众号为孩子们点赞,他说:“孩子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你们是未来国家的希望,祖国需要你们这样的新时代好少年。”

    夏令营已然结束,这也许只是孩子们人生中的其中一次旅程,一段短暂的记忆,但它会停留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某一天像一束光照亮着孩子们传承美德的道路,激励着孩子们不断勇敢前行。

    正如新时代好少年罗艾佳在日记中所写:“四天的经历,红岩精神、尊重英雄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乐观主义的精神都将牢记心间。”

当前:1版(2019年07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