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脉络,城市是交通建设的载体。城市交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文明出行理念对推进城市发展、创建文明城市具有显著推动力。
近期,江西省南昌市掀起了一波整治交通环境、摈弃出行陋习的热潮。不少市民对此点赞,并以实际行动加入其中。
从小在南昌长大的赖先生对现在的城市交通文明景象颇为感触:在开车时他发现很多司机跟自己一样,都有礼让行人的习惯;而随着对电动单车的规范管理后,一些乱冲乱窜、跟汽车抢道的不安全、不文明现象大大减少。
出租车乱象
逐渐成为过去式
过去,南昌市出租车行业存在着一些乱象,特别是在交通枢纽人流集散地,如南昌火车站东广场、长途汽车站外均存有出租车议价和拼车现象。一些市民曾向执法部门投诉,出租车司机乱开价、随意拒载非常普遍,遇到恶劣天气,价格甚至会翻番。
为改变南昌出租车行业存在的车容车貌不整、驾驶员服务意识差、行车不文明等状况,治理出租车营运过程中存在的拒载、多收费等乱象,南昌市交通运输局成立攻坚指挥部,着力部署了交通运输行业攻坚整顿行动。
在出租车营运形象大提升攻坚指挥部中,相关工作人员对笔者说:“从6月1日至8月31日,南昌市会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出租车营运形象大提升攻坚行动。目的在于为广大市民搭建良好的出行文明环境。”
目前,攻坚行动还在继续,但出租车行业、城市各路段的文明建设已初见成效。市民廖女士称,最近一个月,自己在打车时明显感觉出租车司机服务态度有了转变,一些不文明开车的现象正在减少。
笔者在走访中也切实感受到,许多出租车的车容车貌变得干净整洁了;出租车驾驶员的外在形象、文明服务水平也显著提高;而长期备受市民诟病的出租车拒载、乱收费等乱象也有改善。
南昌市运输局相关管理人员对笔者介绍说,南昌市主要从建立完善制度机制、落实行业各方责任、强化科技运用等方面入手。“要定规矩、学规矩、守规矩;其次是提高各职能部门的履职担当意识;最后是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出租车营运实时监控。”
火车站环境改变
从“厕所革命”开始
“现在火车站的厕所环境卫生变化真大,再也不用像以前捂着鼻子上厕所了。”7月17日,在南昌火车站候车的一位旅客对干净整洁的卫生间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南昌火车站连接京九、沪昆等铁路干线,是华东地区的铁路枢纽。站改前,车站原有公共厕所设备和环境条件较为简陋。为了给旅客提供较好的出行体验,近年来,车站加大对站内公共厕所和母婴候车室的改造与整修,让旅客出行体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南昌火车站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给广大旅客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如厕环境,车站不仅完成了改造,还安排专业保洁公司全天候对公厕内的便池、地面和厕内设施定时擦洗,真正做到地板、便池、墙壁干净,厕内无蚊蝇、无异味。同时,还定期对母婴候车室内的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护。南昌火车站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制作了系列文明出行引导漫画手册,常态化组织职工在候车室发放宣传折页,开展文明出行宣传活动,在重点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的同时,还加强了旅客们文明出行、遵章守纪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候车氛围。
除了车站工作人员努力打造站内文明环境,旅客在车站候车时的文明意识也不断提高。据车站保洁员介绍,过去搞卫生时,经常遇到旅客乱扔垃圾,或者随地躺卧,但现在这样的现象已很少出现。
码头风貌
融于城市文化景观
南昌市位于赣江尾闾,鄱阳湖之滨,水网发达。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百舸争流。上世纪90年代开始,沿江村民就开始自发兴建码头,以运输铁矿粉、煤炭等散货为主,由于历史原因,这些码头大部分无规划、无设计、无规模、无特色。
过去的几十年,由于基础设施差,配套不健全,这些码头装卸运转时污水横流、尘土飞扬,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群众反映强烈,成为久治难愈的顽疾。
今年以来,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在全市开展了港口航运秩序大整治攻坚行动。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关停34座非法码头。
在南昌市文明环境整治行动中,相关部门采取了“行业牵头、属地负责;扫黑先行、治乱跟上;综合治理、长效管理”工作方法。在沿江岸边,作业人员表示,这段时间南昌市交通运输局正在组织人员深入港区一线,进行拉网式排查。
在八一大桥至南昌大桥之间,笔者发现,一些趸船已经被清理出水域。而著名旅游景区滕王阁周边水域的趸船及废旧船也正在被拆解和迁移。
而对非法码头整治清理出的岸线,也将由南昌市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复绿,做到还水于民,还江于民,还绿于民。南昌市对优质港口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有序推进港口建设,构建统一的港口营运管理平台,建立优质服务体系,从而促进南昌港口业发展。
不少游客表示,这些举措使滕王阁景色越来越美,那些历史老码头正成为“找得到历史,记得住乡愁”的城市文化景观,而那些现代化的营运港口,则正在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文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