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奏响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合唱
张景杰

    近年来,甘肃省金昌市以“十大活动品牌”为牵引,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适销对路”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个、实践所12个、实践站137个、实践基地48处,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90多场次,奏响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合唱。

    “理论宣讲”强化思想自觉。统筹利用理论宣讲资源,在党员培训班中开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课程,今年上半年培训基层党员干部330多人次。组织百姓宣讲团等深入田间地头展开宣讲,向广大群众及时、准确地传达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先锋引领”助推文明实践。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在3个乡镇36个村开展了基层治理“先锋引领”基层试点工作,并与“孝善基金”等现有的乡村德治平台进行有效整合,树立标杆榜样。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并制定了管理制度对在职党员进行积分制管理考核,形成了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工作机制。

    “典型示范”引导乡风文明。广泛组织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评活动,评选出文明村镇87个、文明家庭39户。探索创新表彰奖励新模式,采取领导干部带队入户授牌的方式对各类先进典型进行隆重表彰,营造了家家争荣誉、人人讲文明的良好风尚。

    “移风易俗”倡树时代新风。深入开展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全市138个村均建立了红白理事会。金川区连续举办了五届薰衣草之约集体婚礼共17场,引领婚嫁新风。永昌县组织开展了“我带头我行动·移风易俗”签名承诺活动,坚持红事新办“六提倡、六反对”和白事简办“八建议、八提倡”,引导群众移风易俗。

    “道德信贷”让德者有“得”。将农村“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与农村小额贷款结合起来,开展了“以文明作担保、以诚信作抵押”的道德信贷工程,达到条件的“星级文明户”不用物质抵押和担保即可在甘肃农商银行获得5万到30万元不等的道德贷款,且享受10%的利率优惠,借款期限放宽至两年。截至目前,已向全市370多户“星级文明户”发放道德贷款5844万元。

    “道德银行”让道德保值增值。借鉴银行金融存兑模式,组织引导志愿者和群众通过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获得道德积分,兑换其他志愿者的服务或获取一定的物质回馈。截至目前,全市开设“道德银行”21家,累积招募注册“储户”5327人,志愿者累积服务时长达2万小时以上。

    “孝善矩阵”弘扬传统美德。创建了“孝善基金”“婆媳互夸会”等孝善活动品牌,新安村等5个试点村共347名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领取到共计9.5万余元的孝善基金,金川区500多名70岁以上老人过了集体生日。举办“婆媳互夸会”40场(次),开展“好妯娌·好邻里我为你点赞”活动,表彰“好妯娌”“好邻里”12对。

    “村庄美颜”优化人居环境。坚持建、管、治并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金川区大力实施了以“五清一改”为重点内容的乡村清洁行动和“随手拍、随手捡、随时清”志愿服务活动以及“美丽我家、美丽我院”创建活动。永昌县开展了“一元钱”撬动全域无垃圾活动,采取“一次投放、两项积分、三重受益”的激励办法,引导居民树立环保意识。

    “文化惠民”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深入开展了“红色文艺轻骑兵”进基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打造了百姓大舞台、永昌“四月八”民俗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每年开展文化活动200余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700多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协商议事”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在全市4个乡镇、3个村和3个社区开展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试点工作,在社区组建了“1+7+X”居民协商议事会,引导居民通过协商表达诉求、化解矛盾、增进共识。指导各村成立村民议事会等,引导群众“好坏大家评”“落后大家帮”,调动了群众“自治自管”的热情,实现了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当前:B4(2019年07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