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情”
——记中国好人、第四届四川省道德模范、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
李林晅

    人物名片:王暾,男,中共党员,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侨联特聘专家,中国气象学会应急预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荣获中国好人、中国首届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第四届四川省道德模范、第三届成都市道德模范等称号。

王暾在工作中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由王暾主导开发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提前向震中附近的宜宾市及成都市等地发出地震预警信息,为市民及时疏散躲避灾难赢得了宝贵时间。

    7月25日,笔者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办公室见到了王暾。王暾满脸笑容地将笔者引进地震预警设备室,熟稔地向笔者介绍各种仪器设备,每每介绍到仪器的功能时,他的眼神中总会流露出抑制不住的自信光彩。

    从2008年王暾下定决心回国创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始,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地震预警研究。他说这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情:研发中国的地震预警系统,让中国技术走在世界最前沿。而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初心:一颗真挚的爱国之心,一份深厚的家国情怀。

    “作为中国人,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事”

    王暾的父亲是一位人民教师,小时候父亲常常教导王暾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1997年1月,23岁的王暾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01年王暾前往美国攻读理论物理博士,出国前,他向党组织一次性缴纳了一年的党费。

    2007年,王暾的儿子在美国出生。按照美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美国出生的公民可以自然获得美国国籍,但王暾毅然选择让儿子加入中国国籍。“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受益于国家的恩惠,才获得了读书机会,做人不能忘本。”王暾声音洪亮,略显激动。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王暾报效祖国的心更加坚定了。当王暾打开电视看到满目苍夷的灾区和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时,王暾的眼泪唰地就下来了,心里想“作为中国人、作为四川人,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事。”有了这个想法后,王暾便决定回成都进行地震预警研究,开发出属于中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2008年6月,王暾安顿好妻子和刚刚满1岁的儿子,带着成箱的书籍和全家多年的积蓄回到成都。就这样,王暾的地震预警事业开始了。

    “中国人就要有中国人自己的技术”

    中科院力学所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博士、奥地利科学院博士后……在很多人眼中,王暾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但在地震预警领域,王暾却是一个“门外汉”,让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心中的那个“中国梦”:中国人就要有中国人自己的技术。

    创业初期,王暾经历了无数个“白+黑”的日子。回忆起当时的情况,王暾轻微皱了皱眉,“最难的是2010年下半年。”王暾团队在研发地震预警传感器时,资金链突然断裂,“筹集的钱已经用完了,但是系统还没有研发出来。”彼时20人的团队,7人选择了离开。

    2013年4月,王暾主导建立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四川芦山县7.0级地震。2014年10月,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建成了全国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八的地震预警网。而后的时间里,在王暾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地震预警系统逐渐应用到了铁路、水电等领域。截至目前,地震预警系统已经成功预警53次。

    “让灾害预警服务更多的老百姓”

    2017年6月24日,大陆地震预警网监测到四川茂县发生的山体滑坡,这让王暾意识到“何不利用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去尝试研发多灾害预警系统。”如今,王暾团队和合作机构已经在四川青川县和甘肃永靖县黑方台搭建了多灾种地质灾害预警示范平台。

    今年5月,王暾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在第二届世界多灾种预警会议上发言,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在多灾种预警领域的进步,“非常激动,这意味着中国在多灾种预警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王暾告诉笔者,接下来,他和团队将全力建设国内首个地下云图网,推动地震预防技术提升。

    11年来,王暾始终坚守初心,讲奉献、有作为,不遗余力地投入到灾害预警系统的研发中。他说,11年间,他努力让中国有了自己的地震预警技术,11年后,他希望能让中国的地震预警系统服务更多的老百姓,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使命。

当前:B1(2019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