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文明“考题”——
纳凉,请开启“文明模式”
本报记者 杨文娟 实习记者 李林晅

    近段时间,多地遭受高温热浪袭击,也迎来了一场高温下的文明“大考”。“光膀哥”“脱鞋族”“蹭凉族”……不少城市居民花式纳凉自得其乐,但一些不文明纳凉行为不仅丢了自己的“面子”,也让城市文明“降了温”。

    ● “蹭凉族”不文明行为“辣眼睛”

    天气炎热,清凉的地铁站、书店、商场等公共场所成为城市居民避暑的好去处。

    8月12日14时许,记者来到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公园成都一号防空洞时,这里已有不少前来纳凉的市民。他们有的低头看书,有的闭眼休息,还有的和邻座的人私语着。但同时,记者也看到,部分市民的行为也是相当“辣眼睛”:一位市民脱了两只鞋,直接横躺在三张椅子上;还有市民一只脚踩在椅子上,另一只脚踩在鞋面上,“我刚刚看到有个人在防空洞内随地吐痰。”正和老伴一起纳凉的林婆婆向记者“吐槽”。“昨天我来纳凉的时候,还看到有好几位男士不穿上衣在这里走来走去。”采访中,市民查文理向记者表达了他对一些不文明纳凉行为的不满,“毕竟是公共场所,大家还是要注意形象。文明纳凉,这也是个人素质的体现。”

    “大多数市民还是遵守公共秩序的。”成都一号防空洞市民纳凉点保安唐先生告诉记者,有少部分市民会在纳凉点大声喧哗、乱扔垃圾,“发现这样的行为,我们也会上前制止。”

    随后记者又相继前往公交车、地铁站等场所观察。一人占好几个座位、在车厢内光脚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不仅仅在成都,入伏以来,许多城市都出现了“蹭凉族”不文明纳凉的“辣眼睛”画面:在江苏南京的一家体育用品商店,店方用来展示的帐篷里面挤满了人,有人脱了鞋子,有人直接躺下睡着了;在江西九江,书店也成了一些“蹭凉族”的避暑胜地,有人随意坐在书店的地板上,有人边看书边吃零食;而在浙江杭州的多个地铁站,一些市民甚至带着被褥在站内打地铺纳凉、就地打扑克……

    ●不文明纳凉 “降温”城市文明

    在公共场所举止不雅,不仅丢了自己的“面子”,还会影响他人,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那么,缘何一些市民在纳凉时依旧我行我素。

    “我想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有的市民以自我为中心,公共意识淡薄,因此不遵守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查文理对记者说,“但这是公共场所,不是自己的家,不文明行为真的有碍观瞻。”

    除了部分市民的素质不高,有关管理方的管理乏力也是不文明纳凉现象频出的原因之一。8月12日16时许,记者在成都市一书城内看到一位市民背靠书架席地而坐,脱鞋后将双脚搭在了对面书架的书籍上,而书店营业员并没有上前制止该市民的行为,“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也很无奈,之前已经礼貌地提醒过,但没有收到效果,我们也没有办法采取强制措施,只能放任不管。”书店营业员告诉记者。

    “城市公共场所的纳凉配套设施也应该多增设一些。”成都市民麻甜甜说,天气炎热,很多市民都愿意到免费的公共场所纳凉,公共空间是属于大家的,在确保其公共职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人人都可以享受其空间和服务,“但一些公共场所人性化设施设置不足,比如没有座椅,没有相关的一些便民设施等,这也可能导致部分市民在纳凉时出现一些不文明行为。”

    公共场所是反映市民精神文明面貌的窗口,在公共空间的不文明纳凉行为让城市文明也跟着“降温”,“公共空间是共享空间,只有理性使用,才能孕育出文明新风。”市民冯恒告诉记者。

    ●让纳凉成为高温下的文明风景

    面对高温下的文明“大考”,各地多措并举,通过增设纳凉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文明劝导等方式,为文明纳凉保驾护航。

    陕西省西安市在地铁全线各车站人流较少的非付费区设置了纳凉专区,部分纳凉专区还为市民提供了座椅;浙江省宁波市今年在地铁车站开设了14个纳凉专区,并设置了《市民纳凉休息区文明守则》标识牌,规范市民行为;河南省安阳市今年在全市城区开放了多处纳凉点供市民纳凉,部分纳凉点还配备了乒乓球台、健身跳舞场地、儿童娱乐设施等……

    引导市民养成“文明纳凉”的好习惯,仅靠单方面的努力很难见到成效,需要政府、社会以及个人等多方助力。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市民文明纳凉的意识,制定出台相关制度措施,推动形成文明纳凉的良好社会氛围;社会各界要当好文明纳凉的监督员,尤其是新闻媒体,更要担起文明纳凉的监督责任;更重要的是,市民应该加强自律,只有每一位市民在享受凉爽的同时,举止文明,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从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提升城市文明的高度,真正让纳凉成为高温下的文明风景。

当前:1版(2019年08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