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秋虫鸣
宫凤华(江苏)

    张潮《幽梦影》曰:“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方不虚此生也。”在蟋蟀的浅唱低吟中,故园的清秋如一位曼妙女子袅娜而来,她步步生莲,眉目含情。

    清凉的夜晚,墙角下、草丛中、瓦砾里,许多声音杂糅在一起,远远近近地钻入耳中。有蟋蟀的、金铃子的、蝈蝈的,还有纺织娘的。这些声音时而急促,如流畅的江南丝竹;时而婉转,如悠扬的二胡乐曲;时而清丽,如悦耳的苏州评弹。

    月光如水般清澄,蟋蟀们浅唱低吟,凉意沁人又委婉动听,让人心里落满乡愁,止不住就念起“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的诗句。

    晨光熹微,家人还在酣睡,我们已悄然起身,猫身蹑脚地仔细听,锁定目标后果断出手,呵,一只振翅欲跳的蟋蟀已被我捏住。

    夕光濡染,炊烟袅袅升起,秋收后的泥土极为酥松。蟋蟀“唧”的一声,从这边小洞迅捷窜出,一个有力的弹跳,又钻进那边的小洞藏匿了起来。我们几个人分别捂住洞口,最后终于捉住了那只狡猾的蟋蟀,欢乐的笑声在旷野上久久回荡。

    把各自的蟋蟀放进木盆里,只只毫须四触,昂首蹬腿,气势逼人。它们或从侧面贴着盆底发起攻击,直至一方耗尽体能,无法再战,才见分晓。胜者振翅鼓须,鸣叫示威;败者悄无声息,沿盆缓爬。这情形正如顾禄《清嘉录》所载:“白露前后,驯养蟋蟀,以为赌斗之乐,谓之秋兴,俗名斗赚绩。提笼相望,结队成群。呼其虫为将军,以头大足长为贵,青黄红黑白正色为优。”

    蟋蟀如娇羞的村姑,总是待到万籁俱寂,才开始轻轻唱歌,那些灵动的音符潜入长夜,如天边一弯细长的新月;也如怀乡的人,在浅浅的吟叹中流露出丝丝怅惘和淡淡忧伤。“促织感秋而生,而音商,其性胜,秋尽则尽。”商音属悲声。蟋蟀们吟唱着,其声呜咽,如朴拙的埙曲,枕月聆听,躁动的心不久便静如一潭明澈的秋水。秋虫呢哝,季节有了层次和质感,生命丰盈而温婉。檐下雨声空灵,瓦上轻烟缭绕,蟋蟀声声,牵扯的是萦绕心间的缕缕乡情,牵扯的是天边的生动和柔软、月下的清凉与纯净。“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诗性的田园生活日渐式微,成为了一种奢侈。

    想起白石老人的《蟋蟀图》——豆荚、豆叶在风中轻颤,小蟋蟀在其间错落有致地精心点缀,它们伸头、摇尾、舞须,或细语低吟、欣然自乐;或呼朋引伴,相逐嬉戏;或鼓角奋足、瞠目呲牙,一派生机勃勃,妙趣横生。

    秋夜露浓,我抵近墙角,聆听秋虫的吟唱。那些幽幽的清音有着诗一般的韵味,我仿佛回到篱笆环绕、青瓦生苔的老屋——一口古井,一株歪柳,一庭风月,老屋里盛放着生活的喜乐和温暖的记忆。

    静听雨中山果落,闲赏灯下草虫鸣。那种细微与苍茫,闲适与禅意,清欢与感奋,妙处难与君细说。清秋月夜,蟋蟀们低声唱着,把一茎草一片叶当作岁月的琴弦,轻拢慢捻,谦恭和朴实这样美好的词汇,便直抵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当前:4版(2019年09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